5月7日,南非迎来后曼德拉时代的第一次大选。目前,南非国内各大党派竞争激烈,但最终无论“鹿死谁手”,社会动荡、失业率攀升和经济增长乏力等都是下一届政府上台后要面临的棘手问题。
5月7日对于南非而言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第5次全国大选举行,同时,这也是后曼德拉时代的第一次大选,是南非结束种族隔离制度20周年之时举行的大选。
南非执政党的“挑战”
尽管选战激烈,但对于更多南非人而言,此次大选结果“毫无悬念”,仍将是率领南非人民推翻了种族隔离制度的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的囊中之物。
最新民调显示,非国大的支持率为65.5%,远远领先支持率为23.1%的第二大党民主联盟。
“执政党赢得选举应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姜荣春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说,因为非国大和南非共产党、南非工会大会组成的三方执政联盟占据国民议会超过60%的席位,掌握着南非9个省份中8个省份的执政权。
尽管蝉联有望,未来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姜荣春认为,如何解决年轻人失业率高企和贫富差距问题仍是南非面临的考验。
今年的南非大选,1994年南非取消种族隔离后出生的“生来自由一代”是投票主体,而这代人有着他们独特的选举观。
大多数南非“生来自由一代”认为,现今南非经济增长乏力、高失业率、高犯罪率、日趋严重的社会不平等、政府服务水平低下等问题日趋严重,南非经济发展深受困扰。
选举之时,南非铂金矿工人罢工已持续超过百天,一些乱民还公然打砸抢烧。
姜荣春认为,不同工会对于领导权的斗争以及高层政治的内部斗争等,都煽动了工人不满情绪,为罢工“推波助澜”。同时南非生活成本很高,工资收入难以满足工人要求,也是南非社会动荡的主要诱因。
经济增长缓慢
20年前,曼德拉带领南非人民实现了民主自由,带来南非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取消种族隔离也导致大批资本外逃,白人精英搬离,经济下滑和失业率攀升等问题涌现。
数据显示,2013年南非经济增长1.9%,是连续两年的低增长,主要诱因是交易条件恶化与劳动争议频繁。2013年以来,矿业部门、汽车部门等更是陷入长期罢工。
商务部研究院亚洲非洲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徐长文介绍,南非政府计划经济增长目标为年率5%,但只有2005~2007年这3年达标。之后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一度下降至4%以下。
姜荣春认为,南非始终未能摆脱对矿业的高度依赖,未能发展出更有利于吸纳就业和促进增长和生产率提升的多元化工业,铂金产业在南非经济中占比至今仍高达70%。“产业机构单一,吸纳就业能力有限,再加上几大矿物公司由几大生产商垄断,普通民众难以分享增长收益,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满情绪高涨,这是南非罢工持续不断的深层根源。”
此外,民主制度导致的社会福利保障水平呈现刚性,超过其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导致失业率高企以及民众期望过高和不满情绪高涨的重要因素。
姜荣春说,近年来,南非政府已意识到问题所在,2012年,南非提出第二次转型计划,即社会经济转型,试图解决广泛存在的贫困、失业和贫富差距问题。这些政策包括加快土地改革和矿业国有化等,但由于财政压力和反对意见,最终没能贯彻实施。
当然,南非经济发展并非一无是处,基础设施建设良好,金融中介服务、保险、商业服务等现代服务部门有显著增长,但姜荣春也指出,这些部门以吸纳受过高等教育的熟练劳动力为主,对以黑人群体为主的中低端劳动力就业拉动有限。
不影响中南合作
对于有着良好政治互信和合作基础的中国和南非关系来说,大选并不会对此造成影响。
徐长文认为,南非大选可能对经济有些影响,但对中南贸易影响不大。近年来,中南贸易一直快速增长,2013年两国贸易额达273亿美元,同比增长10.4%。
“中南贸易对于弥补中国的资源缺口和拉动南非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姜荣春说,最近十几年,中南贸易发展很快,南非对中国出口以矿产品为主,从中国进口则以机电产品、纺织品和贱金属及制品为主。但中南经贸关系也面临转型问题,未来需要谋求更多元化更富有深度和可持续性的合作模式。
姜荣春认为,未来应将中国的产业升级和与南非的经济转型相结合,拓宽合作领域。在制造业方面,鼓励企业进驻南非投资设厂。
此外,姜荣春表示,中国已进入服务经济快速发展期,但中南在发展服务业方面合作仍然有限。印度的主要服务企业早就进入南非,利用其高素质人才,提供全球外包服务。与之相比,中国服务型企业对南非关注还比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