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8日,尤文泽总领事在南非主流媒体《开普时报》评论栏发表题为《中国加强与非洲的科技合作》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近十年来,中国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创新能力迅速提高,科技在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中,中国在132个经济体中排名第11位,比2012年的第34位大幅上升。这一进步反映了在政府、企业和国际合作的推动下,国家创新投入和产出的改善。
通过体制改革,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完成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3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77个国家高新区引领着国家高质量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从3.9万家增长到40万家,为中国创新驱动发展做出了更大贡献,占全国企业研发投入的68%,其中762家企业进入世界研发投入2500强。
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投入、参与和推动力度前所未有。去年,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中国空间站建成,同时完成的还有夸父太阳探测、青藏科学考察、微纳卫星、量子传输和质子治疗等几项重大工程。
如果没有基础研究的进步,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基础研究推进了对宇宙的基本认识,并推动了技术创新。制定国家基础研究十年计划,实现投入来源多元化。除了财政支持外,还鼓励企业、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投资基础研究。中国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包括建立了FAST望远镜、中国散裂中子源和稳定高磁场设施等重大仪器,打破了地球上产生的最强稳定磁场的世界纪录。在量子计算、干细胞、脑科学和合成生物学等领域也部署了重点项目。典型的例子是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这为碳排放和粮食安全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加强前沿和探索性基础研究,开展支撑国家战略的系统研究,提高应用研究水平,助力解决产业难题。中国不仅是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也是解决全球性问题和挑战的重要贡献者。
中国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署了116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去年共举行48次政府间科技合作会议,签署了25份新的和更新的科技合作文件,与包括南非在内的许多国家在疫情防控、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清洁能源等领域开展了务实合作。
在科技支持下,更多国家和人民受益于减贫、创业、技术转让和空间信息服务。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贡献,包括成立金砖国家疫苗研发中心,领导实施“绿色动力未来使命”。同时,中国科学家还参与了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等国际科学计划和项目,取得了很大进展。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推进。开创性的科学发现和颠覆性的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人类社会进入了积极创新和产业转型的新时期。
中国不断深化中非科技创新合作,与非洲国家分享科技成果和创新发展经验,促进了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中方愿同非洲国家一道,进一步加强战略引导,凝聚创新合作共识,巩固人文交流,扩大中非科技朋友圈,搭建合作平台,提升科研合作水平,聚焦共同发展,加快创新成果落地,努力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