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日,林静总领事在《开普时报》总领事专栏发表题为《中国科技突飞猛进——各领域的突破性成就》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第七届世界科研诚信大会(WCRI)于5月29日至6月1日在南非开普敦国际会议中心(CTICC)召开,这是继三年前在中国香港成功举办上届会议后的又一国际科技盛会。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科研诚信,借此机会,我想回顾和分享十年来中国的科技创新成就。
2012年习近平主席执政以来的 10 年是中国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高最快的十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改革,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目标,加强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出台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文件,制定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
10 年来,国家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一步加强,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中国全社会 R&D 费用支出由 1.02 万亿元增长到 2.79 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由 1.98% 上升到 2.44%,接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中国国家创新能力全球排名由第 34 位上升至第 12 位,是世界上唯一持续快速上升的国家,中国迈进了创新型国家行列。
10年来,STI的支撑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变化。一大批核心技术纷纷突破,重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天问”探火星、“嫦娥”登月球、“神舟十三”和“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深海勇士号”等载人深潜器抵达马里亚纳海沟,等等。自主研发大量先进技术装备和系统进入实用。超级计算、高速铁路、智能电网、第四代核电、特高压输电技术等等都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特别是5G研发和VR/AR应用场景深度拓展,人工智能发展等特色生态初步建立。在水稻功能基因组筛查、埃博拉及新冠等病毒致病分子机制和传播机理、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特征和来源成因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重要贡献。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冠肺炎抗体有效药物、99 款检测试剂新产品已上市使用。科技创新成为支撑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改善名副其实的第一动力。
10年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稳态强磁场、散裂中子源(SNS)、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一批“国之重器”陆续建成使用;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 M(HL-2M) 装置建成并首次放电;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并完成首批实验;发射国际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并率先实现星地间千公里级量子纠缠和密钥分发及隐形传态,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和“祖冲之号”成功问世;研制世界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计算芯片,首次实现人工合成淀粉,灵长类动物早期胚胎发育机制取得新突破等。
10年来,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布局日趋完善。500 多家国家重点实验室覆盖 15 个学科领域,成为中国推动学科发展、孕育重大原始创新、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问题的重要力量。在北京、上海等地布局建设 13 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优化调整形成 20 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31 个国家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资源库、167 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体系初步建立。建设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10年来,中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从 324.68 万人年增长到 523.45 万人年,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国际联合研究广泛深入开展,2020 年 SCI 收录的中国论文中,国际合著论文达 14.45 万篇,合作伙伴涉及 190 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南非等金砖国家。一批科学家在国际学术组织和学术期刊担任重要职务。
习近平主席指出:“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时代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聚焦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等问题,加强同各国科研人员的联合研发”。中国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订110多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启动50多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参与涉及科技的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10年来,实施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 四项行动,继续深度参与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地球观测组织(GEO)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要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进对国际科技界的开放、信任、合作,中国希望与南非政府和科技界一道持续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