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9月2日电 据法国欧洲时报网报道,全球各地的唐人街,是早期移居海外华人的庇护所。长期以来,这里聚集了大批华裔居民和中国味十足的餐馆、商铺。近年来,许多历史悠久的老牌唐人街却出现了没落的趋势。
然而,这背后潜藏的或许是唐人街顺应时代变化的一种转型: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当地人赶起了时髦,结伴去唐人街观光旅游消遣娱乐,此外,据调查,越来越多的非华人正在迁入唐人街。
转向服务当地人 唐人街成欧洲人观光好场所
说起欧洲的唐人街,可谓历史悠久。大约230年前,中国水手坐船造访了英国伦敦。到了19世纪初,最早的一批中国移民远渡至英国港口立地扎下根,欧洲最早的“中国城”也随之在利物浦出现。再后来,英国伦敦、曼彻斯特、纽卡斯尔、伯明翰等主要城市都建起了“中国城”,唐人街的兴建也正式拉开了“中国城”在欧洲“遍地开花”的序幕。
200多年间,欧洲迎来了几波中国移民涌入潮。经过几代华侨的沉淀,如今除了年代最久远的伦敦唐人街,在很多欧洲国家的首都及主要城市,都能看到象征华人地域的标志性建筑——“中式牌楼”耸立于市中心要地。
法国巴黎13区的华人区是欧洲目前规模最大的华人聚集地;南法里昂、图卢兹等城市也都有唐人街;德国首都柏林拥有东西两条唐人街,北部城市汉堡也有一条极具港口特色的唐人街;荷兰城市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三地都建有较大规模的唐人街,而且都位于城市黄金地带;意大利也是如此,米兰与罗马的唐人街也都非常活跃。
而在法国和意大利,唐人街上的华人商家和当地人也曾很长一段时间内为“周日和法定节日是否可以营业”发生矛盾。对于大多的中国商家而言,周日和法定节日正是做生意的好时机,但是当地人却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假日即需全民休息,在自身不愿意开张营业的前提下,要求华人也不得开门,否则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生意,这样不公平。结局就是,意大利各地市政府应居民要求颁布法令条文,“勒令”华商必须休息。对于法国华人来说,经过多年呼吁,“周日营业”在近日获得通过“马克隆法案”中有望得到突破。
随着中欧交往加深,在欧华人人口规模不断壮大,欧洲的唐人街也在增加。除了那些历史悠久的传统“老牌”唐人街,以比利时安特卫普、波兰华沙为代表的新兴唐人街也正在崛起。
唐人街的服务主体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对于很多着迷中国文化、梦想去中国走走看看的欧洲本地人来说,周末去唐人街购个物、吃个饭、聚场会,绝不是当地华人的专利。
中国旅游热也带旺了唐人街的当地人气。代表超过150家欧洲旅行社的欧洲最佳旅行地网站,今年初还为欧洲游客别出心裁票选出了“欧洲十佳欢庆中国新年目的地”。除了特定节日,平日里也有越来越多的欧洲人赶起了时髦,结伴去唐人街观光旅游消遣娱乐。
华二代逐渐迁出 白人涌入更加“接地气”
虽然法国、英国、比利时等地的唐人街经常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一些聚会活动,但除了当地留学生及餐馆、商店打工的华人青年,很少能见到华裔“中青年”的身影,无论是特别活动还是一般周会,现身在当地华人团体聚会场所大多为退了休的华裔老人。
比起早年三代同堂汇聚唐人街开中餐馆的年代,眼下的中国城正浮现一番“老年留守、青年迁出”的景象。
“孩子们很忙,也不住在华人区,平时除非有重要活动,一般他们很少过来。”60岁出头的旅比(比利时)华侨联合会主席梁福团介绍,同时他还是安特卫普一家规模不小的中餐厅所有人。
正预备退休的梁福团说,他的两个孩子都不准备接手“家族”中餐馆生意,未来他计划或是出售餐厅或是外包给有志之士。
原来,比起坚守传统餐饮业的父辈,很多出生在比利时、从小接受当地教育的华二代、三代大多拥有自己的事业,平日都忙于自己的工作。而且因为祖辈创造的良好条件,加上华人家庭的重视教育,完全没有语言及技能劣势的后几代华裔基本都能顺利融入当地社会,并在职场闯下了自己的一片天。
此外,美国最近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豪华公寓和高端购物中心正由外向内蚕食唐人街。白人也在陆续迁入唐人街。调查发现,自1990年以来,在纽约、波士顿和费城的唐人街,外来移民成少数群体。虽然白人数量整体都在下降,但这三个城市的白人居住数量却在上升。波士顿的唐人街则由医疗中心和大学接管了大部分面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