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29日电 题:捐助抗战毁家纾难 华侨力量集腋成裘
作者 金嘉龙
“大家拼命打回去,哪怕倭寇逞豪强。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抗日战争爆发后,这曲《长城谣》激励侨胞共赴国难。除回到中国参军杀敌,侨胞更是捐款捐物,毁家纾难。
“爷爷不仅把房产抵押给银行,还掏出毕生积蓄,独自购买了一架飞机,另外三架由其他侨胞共同捐献。”斐济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方志伟是斐济侨领方作标之孙,他告诉记者,1943年,方作标冒着日军围追堵截的危险,亲自将四架飞机送抵重庆,捐赠给当时的国民政府。蒋介石赠其中正剑以作嘉奖,在方作标去世后又为其题“贞固流芳”以示悼念。
中国国务院侨办副主任何亚非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抗战期间,海外侨胞以义捐、义演、义卖、侨汇、认购国债等多种方式为祖国抗战捐款捐物筹措军费,捐献数量之巨大令我们震撼,对补充抗战军费、填补财政逆差、支撑战时经济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据当时国民政府统计,华侨捐款总计超过13亿元(国币,下同),侨汇达到95亿元以上,占当时中国军费的43%。史料显示,为中国抗战捐款的华侨有400多万人,约占当时全世界华侨人口的一半。
1937年8月,国民政府电告全国发行“救国公债”,海外侨胞认购各类救国公债达11亿元,占国民政府战时公债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侨胞还积极投资国内经济建设,创办适应抗战需要的企业,总投资额达到16亿元。
涓涓细流汇成海。华侨捐助并非皆来自侨领富商,许许多多平民的点滴捐助,展现了在民族浩劫面前最温暖坚定的“华侨力量”。
澳大利亚古稀老华侨将准备养老的积蓄全部捐出,“贡献祖国,无上光荣,死可瞑目矣”。缅甸仰光女侨胞叶秋莲拍卖首饰家产捐出,出家为尼,“只要祖国战胜,我自己饿死也是不妨的”。美国华人李达平回忆说:“当时每一个饭馆、洗衣馆门口,都有抗日救国会设立的捐款箱,甚至连乞丐也都慷慨捐款。”
“广东人民购飞机捐款十美金”、“购救护车捐款三美金”、“第一期救国公债七十大洋”、“民国七年八月购五元”、“民国八年正月购五元”……这些是广东江门民间收藏家罗达全收藏的一本台山华侨黄文洽购买救国公债募捐登记证,该登记证印证了侨捐之项名目繁多、方式多样。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任贵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时,侨领富商带头捐款,华工捐献微薄薪水,华侨妇女不甘人后,侨校师生贡献绵薄之力,皓首老翁奉献爱心,少年儿童尽其所能。
“我妈妈白天要维持生计,照顾孩子,晚上就借着弱光,为中国抗日将士缝制棉衣,再交到侨团运回祖国。这是妈妈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缅甸老华侨马振宏永生难忘这个记忆片段。(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