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90岁抗战老兵陈致远“归队” 曾喋血滇缅战场(组图))
6月26日,成都阴雨连绵。
60岁的陈国镛坐在屋前,冷风一吹他又念叨起几天前的深夜。那晚,成都龙泉驿区桃源街,大多数市民已然熟睡。陈国镛贴着父亲陈致远的耳朵,接连叫了几声“爸”,但都不见老人答应。
此前,90岁的陈致远因病住院,后来又“倔强”着闹回家。但到家仅10余分钟,他便躺在自己的床上,平静而安详地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
71年前,中华民族存亡之际,陈致远响应“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在黄色的新兵登记册上添上名字:陈致远。之后,乘坐货机飞抵印度受训,奔赴滇缅地区参加对日作战,直到日本投降才返回成都……
送别
最近7年,送走3位老兄弟
没人相信陈致远已经90岁了。
他喜欢拉二胡、看电影、新闻。住在龙泉驿区大面镇时,他常在吃过早晚饭后,便拿手帕擦拭好眼镜,知会家人一声:“我出去逛逛。”走下小区狭窄的楼道,他会去林荫街边走上几圈。
陈致远年轻时的照片
路上遇到几个熟人,他都会微笑着打招呼。几年前,他领到了多个关于抗战的奖章,抗战老兵的身份不胫而走。时常有小朋友围着他打转,闹着听抗战打鬼子的故事。
邻居眼里,他就是一位身体健朗的老头儿:爱打扑克,爱看电影,平常还喜欢拉拉二胡。
陈致远特别怀旧,常感叹世事变迁,时光走得太快。在他床头,贴有一张2009年被他特别过塑了的合影。相片中,4位带着纪念章的老人,在一处花坛旁腰杆挺直,一字排开。其中,陈致远戴着眼镜,以稍息的姿势站在最左边。
儿子陈国镛说,这是父亲最珍贵的一张照片。后来,从大面搬到了桃源街这边,老人都一直保存着,“他说这三个,都是当年飞赴印度后,一同参加训练,并在滇缅参加战斗的兄弟。”
“有时候父亲常望着照片感叹。”陈国镛说,这短短的7年时间里,父亲陆续接到了这三位兄弟离世的消息,“他常给我们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就剩他一人了。”
相聚
70年后,老战友含泪相逢
令陈致远尤为激动的是,2015年成都志愿者,帮他找到了另一名战友――88岁的庞启荣。
“这个名字,我记得。”2015年11月20日一早,得知消息后的陈致远,专程从龙泉坐车来到宽窄巷子,站在一酒店门口等待战友到来。
“不晓得他长变了没有,还认得到我不?”朝着宽窄巷子驶来的汽车上,88岁的庞启荣同样激动,不时询问其身旁的志愿者。
2015年11月20日,陈致远(右)和战友在成都相聚。
当天,宽窄巷子一如既往的人流如织。陈致远不时捏捏手指,又不时扶正眼镜望望门外,努力将路过的每个身影,同记忆里那位年轻兄弟契合。
当天中午11点左右,一道身着红色唐装,拄着拐棍的身影出现他面前。两人打量着对方已布满沟壑的容颜。
“你老了,都要认不出来了。”陈致远说完,两人便不约而同地扬起了嘴角的笑容。“昆明一别70年了,你到底去了哪儿?我在成都打听了很久,都没有你的消息。”
说到动情处时,两位老兵相互掺扶着,潸然泪下。当天分别时,两人还互留联系方式,称以后多见面。
如今,庞老年事已高,为了避免他伤感,志愿者考虑后暂未告诉他消息。
战火
瞒着家人,入远征军赴滇缅
1942年,中国大半国土已沦陷,抗战真正陷入了全面危机。而随着战争的恶化,中国只剩唯一一条物资输送渠道――滇缅公路。
1944年9月16日,在当时“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号召下,当时正在成都念书的陈致远,瞒着家人加入了这支庞大的远征军队伍。
此前,在华西都市报的专访中,虽然已过去70余年,但陈老依然清晰地记得住每一个时间节点,每一个细微的片段,并现场讲起他所经历的抗战历史。
2012年1月15日,陈致远老人在家中收到志愿者送来的棉大衣非常开心。
1944年10月,陈致远随集结的队伍,从成都新津先抵达昆明,然后再飞往到印度汀江,在汀江接待站完成消毒换装后,他被分配到远征军炮12团3营通讯排,随后进入紧张的训练当中。
此时,抗日的战火仍然在滇缅战场燃烧。
“我们当年受训的时候,学的是通讯,本来还要学习爬杆的,但我个头比较小就被安排背步话机,步话机一个都有25斤重。”陈致远说,他们时常穿着厚鞋子,在印度高温下训练。此后,又坐车前往滇缅地区,参加对日作战。
1945年8月15日,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当天,他和几个美国大兵身在昆明,得知日军投降后,美国人把他高高举起,又抛起来,一起高呼着“胜利”。
归队
倔强老兵,不住院执意归家
“他就像知道,自己要走了。”60岁的儿子陈国镛,回忆起父亲凌晨过世,双眼通红。
10多天前,陈致远在吃饭的时候,突然说起心头有些慌,胸口不舒服。儿子看到他脸色有些白,正准备问他怎么样时,老人突然用力咳了几声,肺部犹如鼓风机的声音想起,一口带血的痰便吐了出来。
“我赶紧带他去捡药。”吃了药后的两天,老人病情有些好转,但全身还是不怎么使得上力气。陈国镛打算叫救护车送他到医院,但陈致远却突然“发毛”:“小题大做!”
结果,两父子还是去了医院,办理了住院手续。前两天,老人身体每况愈下,便开始说着要回家。
6月19日,父亲节当天,老人执意要让儿子送他回家。
当晚,陈致远开始输完,结束已经已经是第二天凌晨。儿子按照他的要求,征得医生同意后,送他会去一趟。
20日凌晨1点过,他望了望床头的远征军合影,便平静而安详地躺下休息。
10多分钟后,儿子来叫他时,才发现父亲已经走了。又一位抗战老兵,走进了历史当中。
关注
老兵,一个亟待关注的群体
对于老兵的离去,关爱抗战老兵川军团的研究者说,当年出川抗战的川人达340万,但目前川内的健在老兵仅700人左右。
“一个民族不能丢掉历史和精神。当年艰苦卓绝的抗战精神,值得我们后人铭记和学习。”她说,对于当年为民族战斗的战士,同样值得我们去关注,如今他们中年轻者也将近90岁高龄。“随着时间推移,老兵仍会不断离去,希望更多额年轻人能关注抗战历史,关爱抗战老兵。”
华西都市报记者 杨力 摄影 杨涛
作者:杨力 杨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