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赵启正忆吴建民:伟大的爱国者,他不赞成“鹰派鸽派”分法(图))
吴建民
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外交学院前院长、中国驻法国前大使吴建民在武汉应邀赴武汉大学讲学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去世。
6月18日,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外交学院前院长、中国驻法国前大使吴建民在武汉应邀赴武汉大学讲学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去世,享年77岁。
吴建民1939年3月生于重庆,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毕业后即被分配到外交部工作,置身外交圈半世纪。
2003年卸任中国驻法大使后,吴建民历任中国外交学院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等职。他还曾于2003-2007年任国际展览局主席,是担任这一职位的第一位亚洲人。
获悉吴建民离世的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在微信上写下几句话:
“吴建民大使是伟大的爱国者,有丰富外交阅历,在国际舞台有相当强的影响力,为培养年轻英才不遗余力,以77(岁)高龄奔走二轨外交,挚友突然远行令我不胜哀悼之至矣!”
6月18日,赵启正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回忆了他与吴建民二十多年的交往。
他评价吴建民是资深的外交家和伟大的爱国者,同时也是优秀的、不避尖锐问题的新闻发言人。
赵启正还说,自己曾与吴建民讨论“鸽派”与“鹰派”之争,两人都不赞成这样的分法。他们都认可的是:
“因为工作位置不同,说话各有侧重。我们只有正确的‘派’而没有‘鸽派’和‘鹰派’。”
对话赵启正
澎湃新闻:您与吴建民先生有过哪些交往?
赵启正:我和吴建民的交往很深,历史很悠久。
在浦东开发初期,他到上海来,我请他介绍欧洲的经济形势以及我们浦东和欧洲如何建立联系。我请了十位左右参与浦东开发的骨干和他座谈,他对此十分称赞。他说,你们浦东是认认真真做事的,我到别处去,没受过这样咨询的“待遇”。这有点玩笑的意味,其实是认为我们很尊重他、做事很认真。他非常详细地回答了欧洲和美国的区别,欧洲对中国崛起的看法,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之后,我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和国际事务联系更密切了。1999年,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举办中国文化周,我们俩一起合作。如何在法国表达中国,法国名人各有什么特点、思想状况、对中国的态度,他向我一一仔细介绍,使我们在法国的活动十分成功。
我们俩对于青年人的成长都十分关心。他做外交学院院长的时候,我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他深感学生们的交流和表达能力还有欠缺,他就提倡交流应该作为一个科目给学生上。他曾经请我到外交学院去做讲座,他很高兴我支持他。我说,我也深感我们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生在交流表达上有些不足,作为记者、作为外交官都需要补课。为什么会有不足,我说,因为孔子教育我们,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话太多了就好像不是君子了,所以大家提倡多做少说。但是,在国际传播中、在外交事务中,说即是做。因此他又倡议举办一个论坛,叫做“公共外交与中国梦”,每次都是他主导我协助。
另外,我们俩决定写一本书,关于交流的重要性,题目叫做《交流使人生更美好》,主要是献给新闻朋友的。这本书受到好评之后,人民大学出版社建议我们增加一部分内容,就是和青年大学生的对话。2012年,我们俩在上海戏剧学院和多个大学的青年学生对话了四个半天,出了一本书叫做《正见民声》。这本书在今年初被译成日文,在日本受到好评。因为我们的对话是隔代的对话,是一个跨五十年代际的对话,在中国和日本都有影响。
我们还经常就写书的构思展开讨论,他的书我也写过推荐语。
澎湃新闻:吴建民先生也曾经担任政协新闻发言人,作为发言人的他给您留下什么印象?
赵启正:他是我的前任,是很优秀的新闻发言人,他不回避尖锐问题,以一种真诚的态度面对国际和国内的受众,因此具有说服力。因为政协是个参政议政的机构,我们说话相对方便,我们真实地反映政协委员们的看法,所以较少地使用外交辞令,是真诚的对话。
澎湃新闻:有人评价吴建民是“鸽派”,您怎么看?
赵启正:关于这个我们俩曾经交换过意见。我们一致认为,在中国干部当中,没有“鸽派”和“鹰派”的区别,这种分法他是不赞成的,我也是不赞成的。因为工作位置不同,因此说话各有侧重。我们只有正确的“派”没有“鸽派”和“鹰派”。网上对他的一些诬陷之词、一些狭隘的无知的东西,不予置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