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财经观察:中国国企改革成效卓著引海外热议 “中国国企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增强了这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阿根廷亚洲事务咨询中心负责人古斯塔沃·希拉多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中国国企改革成效卓著、效益显著改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这引发了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热议。 在今年最新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有83家中国国企上榜。随着中国中车、中国远洋海运等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组顺利实施,企业管理体制、运营机制等发生巨大变化,一大批拥有国际竞争力的代表性国企脱颖而出。 希拉多表示,改革之后的中国国企竞争力显著增强,而成功的国企改革也正是中国国际竞争力增强的表现。他注意到,在中国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领域,改革后的国企发挥了巨大作用,在部分领域中国本土技术已经领先西方。“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和中国政府支持国企进行转型的政策有关,”他说。 近年来,随着以《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为引领、若干文件为配套的“1+N”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中国国企改革不断迈出实质性步伐:改革试点梯次展开、重组整合大力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国企经营机制得到转换。 莫斯科国立研究大学高等经济学院副教授彼得·莫季阿斯对新华社记者表示,中国国企数量在过去十年大幅减少,而效益却不断改善,这是中国国企改革的最重要成绩之一。 截至2015年底,中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19.2万亿元,所有者权益40.14万亿元,营业收入45.47万亿元,利润总额2.3万亿元,分别比2005年年均增长16.7%、14.2%、12.3%、9%。 莫季阿斯表示,中国国企改革不仅有助于改善国企效益,还将增强国内市场竞争,从而增进经济活力。事实上,随着中国产业门槛日趋降低,私有企业和国有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不同所有制企业同台竞争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对此,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商学院教授汉斯·亨德里施克也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如今中国国有企业开始进入房地产、农业和服务业这些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而充分竞争有利于实现“更好的市场一体化、管理一体化和专业一体化”。 此外,随着中国对国有企业实施“瘦身健体”并清理“僵尸企业”,这种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国企改革还有助于化解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对此,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中国经济专家裘德·布兰切特表示:“中国大型国有企业通过兼并,必然会在化解产能过剩和重塑价格稳定方面取得成效。” 日本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研究主任濑口清之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削减过剩产能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之一,而正因为是在中国,才能这么快节奏地、大胆地推行下去”。 当然,中国国企改革目前仍处于“进行时”,海外专家普遍认为,不断深化国企改革不仅将增强中国企业在国内和海外市场的竞争力,更有利于增强整体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濑口清之表示,虽然目前国企改革在化解产能过剩方面进展较为顺利,但在部分存在管制、垄断或限制外资竞争的行业,例如金融、通信、钢铁、物流等,国有企业依然占据很大市场份额,市场竞争还有待进一步强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大卫·利普顿日前指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仍需推进,因为中国仍有部分低效率国有企业占用了较多信贷资金。(参与记者:钱铮、许雷、张小军、安晓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