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夜三起惨案,是否意味着全球恐袭“高潮“正在来临? “我就看见这辆巨大的黑色卡车超速驶过集市,撞到了许多人,然后所有的街灯都灭了,一切都被破坏了。我听见尖叫声,然后我们都吓坏了。到处都是血,很多人躺在路上。” 19日遭到恐怖袭击德国柏林Trisha O‘Neill亲历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惊魂未定的说到。 这并不是唯一的一起恐怖袭击,距离西方传统中最重要的“圣诞节”已经为期不远了,在这个如中国春节一样重要的节日前夕。世界却没有如大家期待的那样岁月静好。 12月19日,俄罗斯驻土大使遇袭身亡。 12月19日,德国柏林一辆重型卡车冲入圣诞集市。 12月19日,瑞士苏黎世一处穆斯林集会点发生枪击。 恐怖袭击事件频频发生。这是为什么呢?先让长安君(changan-j)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昨夜的那些可怕的事情。 俄大使土耳其遭独狼枪杀 12月19日晚,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安德烈•卡尔洛夫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出席一摄影展,在演讲时突然被身后的土耳其安卡拉防爆警察枪杀。 枪击者在向卡尔洛夫大使开枪后用土耳其语高喊:不要忘记阿勒颇,不要忘记叙利亚。并用阿拉伯语说“Allahu Akber”(真主至大)。之后枪击者在与警察的交火中被击毙,卡尔洛夫大使被迅速送往医院,后俄罗斯外交部证实其死亡。 因为俄军的节节胜利,阿勒颇成为叙利亚境内反对武装和极端组织手握的最后一个大都市。本月初政府军和俄军经过苦战控制了阿勒颇,完全扭转了战局,这被成为俄罗斯在叙利亚决定性的胜利。枪击者的政治目的不言而喻。 柏林圣诞集市遇袭疑似恐怖袭击 就在俄罗斯大使被杀的一小时后,德国柏林发生一起疑似恐怖袭击。当晚,一辆卡车以40英里(约65公里)时速冲进市中心的圣诞集市,造成12人死亡,48人受伤。中国驻德大使馆证实,没有中国人在袭击中遇难和受伤。 事件发生后,当局逮捕了卡车司机,据称他是一名具有阿拉伯血统的巴基斯坦难民,警方随即以恐怖袭击调查此案。20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综合已掌握信息,“我们必须得出结论,这是一场恐怖袭击”。 苏黎世清真寺遭枪击 昨天傍晚当地时间5点半左右,瑞士最大城市苏黎世一清真寺发生枪击事件,三人受伤,凶犯仍然在逃,动机不明。事件发生后,警方又在清真寺附近发现一具尸体,尚不清楚是否与袭击事件有关。 一天三起袭击让欧洲各国普通民众大为恐慌,成千上万的网友纷纷把自己社交网站上的状态改为“安全”以向家人报平安,欧洲各国政府和警方也都不约而同的升级了安保措施。 恐怖袭击在升级,世界到底哪里最安全? 恐怖袭击的规模和频率已经全面上升,再结合前几日ISIS组织在也门发动的两起袭击事件,国际社会又一次“恐袭高潮”似乎来临。从一般在街上滥杀无辜到以身份敏感的外交官,从战乱中的也门到一向安全形势较为平静的德国和瑞士,身处不同地区的不同身份的人,无论基督徒和穆斯林,似乎没人能独善其身。 后9•11时代为何越反越恐? “9•11”以后,美国发动了针对恐怖主义的数场战争,然而世界在9•11之后的15年里并没有变得更加安全—— 本•拉登死了,但更加凶残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却悄然渗透到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神不知鬼不觉的培养和输出本土“独狼”制造一次又一次恐怖袭击。 在叙利亚冲突中,美国出于推翻当地政府的目的,屡屡将恐怖组织当做反政府武装,明里暗里支持;而俄罗斯处于自身利益考虑,支持叙利亚巴尔沙政府,在这场美俄的大国博弈中,曾经繁华的叙利亚变为一片焦土,平民流离失所,而恐怖组织却依然猖獗地四处恐袭。 911之后,美国人提出的第一疑问是“他们为什么这么恨我们”?很不幸,对于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他们似乎一直没有正确的回答。 战斗民族不是吃素的,报复是必然 在恐怖分子看来,他们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军事大国俄罗斯支持巴尔沙政府的结果,俄罗斯被认为是一切的罪魁,恐袭目标自然首选俄罗斯。 一贯以硬汉形象示人的俄总统普京将这起枪杀案称为一次“挑衅”,目的是为了破坏土俄之间正在恢复的关系,阻碍为解决叙利亚冲突所做的努力。 他强硬表态:“匪徒们将自食其果!” 局势很可能会因此陷入“报复—反报复”的死循环。 冤冤相报何时了,但一旦开战,化干戈为玉帛却不是那么容易。 美国将面临更加紧迫的恐怖威胁 而2016年大选集中暴露了美国社会的分裂也在日渐严重,以对穆斯林不友好著称的特朗普当选总统,将于明年一月正式就任,他在竞选演讲上就放言应当“全面禁止”穆斯林入境美国,在极端组织的眼里,他已然被打上了“极端仇视穆斯林”的标签。 他上任后必然采取一定针对穆斯林的措施以兑现自己的竞选承诺,如果他还真的好像竞选期间宣称的那样,将对任何恐怖主义相关的势力采取强力打击手段,这无疑又为美国未来“拉了一把仇恨”。 事实上,19日的土耳其袭击事件之后,美国就已经感觉到了恐怖袭击的严重压力,以安全原因为由,关闭了美国驻土耳其大使馆。 反恐战争已经没有前后方之分 今年以来,比利时、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先后遭受严重恐怖袭击,19日的三次袭击中,德国再次遭到重大伤亡,连一贯以中立、安全著称的瑞士都遭受了袭击。 而早在一个月前,美国国务院就发布了旅行警告,提醒美国公民在年底至明年初前往欧洲各地旅行期间注意“增加的恐怖袭击风险”。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近期中东、欧洲、西亚等地区独狼式恐怖袭击的威胁陡增。 虽然官方尚没有将清真寺的枪击事件定性恐怖袭击,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反恐战争已经没有了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即使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依然面临严重暴力恐怖袭击的威胁。 如何需求解决之道,是全世界都关注的焦点问题。 我们把目光放回离中国不远中亚地区,也许会有所收获。 包括中国在内,中亚几国都存在着跨境民族互相来往较多,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势力的魔影在这些国家都隐隐浮现。但是目前而言,这一地区虽然还有各类暗潮不断涌动,但是大体上还是保持了平静。 究其原因,中俄和中亚几国通力合作构建的上合组织功不可没。这个多边反恐安全机制中,相关国家以团结一致的态度取得高度互信,在打击跨境恐怖主义活动方面实现了全方位合作。 在全球恐袭升级的大背景下,建立一个摒弃“双重标准”的全球反恐统一战线的需求,从未像今天一样迫切。 毫无疑问,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公敌。 在恣意蔓延的恐怖主义面前,没有什么国家真的能够成为世外桃源。 中国在这场反恐战争中也从没有置身事外,也绝不会置身事外。 事实上,中国是面临暴恐风险最大的国家之一。 在国际社会中,捐弃私利,团结一致的打击恐怖主义,是我们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担当,也是我们忠实履行自己的国际责任和国际义务的必然要求。而对国内反恐,政法君们一直保持高压态势,坚决打击各种形式恐怖活动,也是我们为了小伙伴们岁月静好而应该全力以赴的追求。 2016年即将结束,无论是快要到来的圣诞和新年,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叙利亚,还是因为恐袭而惴惴不安在柏林、在苏黎世、土耳其的人们,无论是我们肤色、人种、国籍、宗教有多么不同,我想他们一定和刚刚下班走在凌晨北京街头的长安君一样,有着共同的心愿: 安全、和平、幸福。 这一切,才是这个世界本应该有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