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大理4月4日电 题:印尼归侨家庭历经170年的“出门”与“回家”
作者 缪超
清末因战乱“下南洋”,1960年回归祖籍国,2016年分隔半个世纪后相聚……记者近日走访云南侨乡宾川,听到印尼归侨罗志华一家祖辈历经170多年“出门”与“回家”的故事,饱尝酸、甜、苦、辣。
酸
临近清明节,罗志华带上用父亲传下手艺烤制的印尼饼干,来到父母坟前拜祭,不忘朝南磕三个头。“父母在世时,每逢清明都要朝南拜祭。”
现年53岁的罗志华,在云南省宾川县太和华侨农场出生长大,父母系印尼归侨。太和华侨农场自1960起,先后接纳安置来自印度尼西亚、印度、缅甸、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越南等七个国家的归难侨3798人。
“祖辈原籍广东,鸦片战争躲避战乱,一人飘洋渡海到印尼。”罗志华告诉记者。初到印尼,他的祖辈做过劳工,每天在码头搬运货物,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印尼华人搬搬扛扛,省吃俭用,却一心要让孩子学会门手艺。“我爷爷做皮凉鞋手艺,就这么来的。靠这门手艺,在印尼养活一大家人。”
罗志华祖辈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华人“下南洋”故事,既心酸,又励志。
苦
1960年,印尼排华,当年2月新中国历史上首次派往海外接运华侨第一批四艘轮船,满载2100名归国侨胞顺利回国。罗志华父母就在其中。
父母在痛苦绝望中变卖家产,带上少许家当,告别不愿选择离开的亲人们,搭上“东汉轮”接侨船离开印尼。“同来的还有爷爷奶奶、哥哥姐姐,共7人。”
半个世纪过去,父母在云南宾川度过余生,并葬在太和华侨农场旁。而罗志华则在华侨农场出生,学习,成家,“宾川才是我的家。”
记者在罗志华家中发现,他们珍藏着从印尼带来的木桌、挂钟、镜子、熨斗、自行车等一大批老物件。一盒父亲的印尼发蜡,历经半个世纪依然香气逼人。
辣
在太和华侨农场一间办公室,一组黑白照片吸引记者注意。照片记录下:一块杂草荒地,来了一群华侨,他们平整土地,挖渠引水,收割水稻。后来,照片里出现了印度、马来西亚、越南等多国归侨,他们一起劳作,唱歌、办游园会……
“印尼归侨第一批到这里,面对一块荒凉盐碱地。”罗志华指着照片说,中国政府为归侨建好住房,提供推土机帮助平整土地,改造土地盐碱度。
1963年开始,归侨从山上砸渠引水,田间挖塘储水,解决了缺水问题。侨场从当初仅能种植水稻,后来种了玉米、小麦、高粱。
今天,记者在太和华侨农场看到:差三个月即成熟的葡萄,等待栽种的芒果苗,尚未进入花期的月季花田。而在华侨庄园现代化农业大棚里,生态栽培的葡萄挂有“二维码”,温度湿度依靠高科技设备实时监控,没待成熟,便在互联网上被订购一空。
“刚开始,归侨创业艰辛,但生活有滋有味。”罗志华说。
甜
分别半世纪,断不了血肉情亲。2006年,罗志华从未谋面的表哥表嫂从印尼到云南寻亲,“想见我母亲最后一面,表哥是在我母亲膝盖上长大的。”当时,罗的母亲是位古稀老人,表哥也已花甲之年。
“表哥一进家门,冲着躺在病榻上的母亲跑去,抱住就哭。激动啊,那个心情,没得说。他们俩抱着哭了6分钟后才开口讲话。”那场景,罗志华终生难忘。一年后,母亲去世了。
“来中国前,表哥以为我们在云南生活贫穷,饭不够吃,有人劝他们多带点美金。”罗志华对记者说,“来云南后,表哥颇为意外。”
从昆明机场到太和华侨农场,皆是高速公路或柏油路。此后几天,罗志华带着表哥表嫂到大理、丽江领略秀丽风光。表哥感受到了罗志华一家富足的生活,对他说:“你们生活比我们好太多,回来(中国)是对的。”
2016年,罗志华与妻子搭乘飞机去了印尼,与留在印尼的13位表哥表姐相聚一堂,此间还找到爷爷的祖屋、父母住过的房子。“和亲人相聚的时刻最甜美。”罗志华笑着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