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4月20日电 题:对公开辱华道歉有用的话,还要警察干嘛?
近日,一名在网络上公开辱华、焚烧中国护照的华人吴维遭到网络围攻,详情请戳☞公开辱华,烧中国护照,这事儿我忍不了!
报道发出后几小时内,网民们就将这位去年刚获得澳大利亚国籍的华人推向了舆论之巅。
在中国的新闻门户网站——新浪和网易,对此事的报道已经有累计超过30万条的评论,其中不乏愤怒的留言,甚至——死亡威胁。
18日,吴维出面道歉:
《堪培拉时报》称,悉尼大学商学院18日在结束调查后接受了吴维的辞职。
该校商学院院长惠特韦尔批评吴维的言论说:“种族主义、性别歧视或攻击性的语言在悉尼大学不被容忍。”
当天,吴维也请求公众的原谅。他通过悉尼大学发表声明说:“我想就自己在互联网上所作的不当、失礼言论进行真诚道歉。我今后将不再发表类似言论。我已经从悉尼大学辞职。”
虽然当事人已经做出了道歉,但他的辱华言论仍在中国和澳洲引发了一场不小的讨论。
对华人的歧视显然仍然存在吗?
作为一个侨务工作者,小侨(微信号:qiaowangzhongguo)经常在新闻中看到关于华侨华人遭受种族歧视的新闻。
有声有形的,如辱骂暴力等,给人切肤之痛,例如华人因黄皮肤而被白人叫嚣“滚回中国”等;但无声无形的隐性歧视更可怕,例如,海关的盘查刁难,商家银行的不信任,雇主的轻蔑等。这些歧视是何时产生的呢?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启,华人开始前往世界各地谋生。这些最初到达海外的华人们只能靠修铁路、做零工贡献着低廉的劳动力,承受着来自白人的谩骂:曾曾曾祖父那辈儿起,美国人就用这个词骂中国人……
讥讽华人的漫画
后来,华人们终于迎来了《排华法案》、《反种族歧视法》等法律武器,虽然地位提高了,但这种规定的“禁止歧视”又这何尝不是种族歧视留下来的深深烙印呢?
如今,歧视依旧存在。
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那些勤劳的华侨华人被认为抢了当地人的“饭碗”而被另眼相看,华侨华人被不友好对待的新闻常常见诸报端,在一些政客的选举过程中,也常常通过抹黑中国、华人形象来争取选民,比如这位:
美国总统候选人川普对中国的偏见: “中国偷了700万个美国人的工作”,“中国是货币操纵者”,“他日等我当上总统,中国再也不敢欺骗美国……”
海外中国人的形象无可挑剔吗?
吴维在社交网络上谩骂中国留学生为“猪”,并说出了一些中国留学生的现状,我们在表达不满的同时,是不是也要反思一下,中国留学生是否真的有他所说的这类问题吗?
我们可以从《2015版留美中国学生现状白皮书》中看到,一些中国留学生无法在国外严格的教育体制中毕业,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学术表现差是最大的原因,其次是:学术不诚实、出勤问题、行为失当……
虽然这些人都是极个别的现象,但很容易在媒体的煽风点火之下,成为整体华侨华人、中国人的标签!
形象看似无形却有形,拥有它会处处受益,失去它则损失万千。虽然不是每个华人都在扮演“抹黑者”,却有可能因为个别人的抹黑而遭受“白眼”。比如,之前小部分华人代购澳洲奶粉导致脱销,导致真正需要买奶粉的华人妈妈,被同样在求购奶粉澳洲妈妈指责。
形象是个“易碎品”,保持它的美好无暇虽不容易,毁掉它却只在举手投足之间。如果你不从个人做起,何谈整个华人群体?何谈消除歧视?
面对歧视,海外的华侨华人们请勇敢站出来!
在全球化的新阶段,中国正在崛起。就像华侨华人在海外工作,就好像抢了当地人的饭碗一样,在这种害怕“被超越”的情绪中,“中国威胁论”愈演愈烈。
在各种“辱华”事件中,国外媒体的推波助澜作用不可小觑,甚至还有制造假新闻。
以“言论自由”的外包装来掩饰种族歧视的内心,用拙劣的种族攻击类玩笑来伪装自己脆弱的内心。
海外的华侨华人们,外出旅游学习的中国人们,当你们受到了歧视,请不要忍让,将歧视的行为公布于众。
忍让,只会让歧视加深,留下华侨华人们胆小怕事的印象,公布于众,勇于反抗,才能团结大家,为自己的形象发声。
如今,这位公开辱华的华人道歉了。道歉是必须的,但歧视的存在,并不是一次道歉就能完全消失的。对于一些原则问题,华侨华人应该勇于诉诸法律,维护合法权益,别总抱着怕麻烦的心理,被一句道歉,甚至是压根就不真诚的道歉就忽悠了。(来源:中国侨网官方微信,编辑:张芸芸,ID:qiaowangzhongg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