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华人送子女返华抚养:存隐忧易引发心理问题
中新网3月23日电 综合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国华裔小区中,很多家长由于忙于工作、没时间照顾孩子,便选择把孩子送回中国,由祖父母或亲戚抚养,到上学年龄再接回美国。然而,教育专家认为这样做会为孩子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儿童零至三岁是成长的关键时期,父母的角色无人能替。
一位华裔母亲表示,她和丈夫工作繁忙,女儿出生后不久就送回中国由祖父母照顾,然而当把五岁的女儿接回来后,发现孩子连系鞋带等基本的生活技能都不会,在中国吃饭都是祖父母来喂。这位母亲严厉管教孩子,出乎意料的是,孩子到学校后,大力地用嘴把手指吸成紫色,老师看到后,孩子便撒谎说是被妈妈打的。直到儿童服务管理局(ACS)人员前来调查情况、准备把孩子送到寄养家庭时,这名儿童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居住在布鲁克林的一对湖北籍夫妇,曾把儿子送回国,当孩子三岁被接回来时,发现他不懂礼貌,后来上学了,也在学校里捣乱,经常在午餐时打翻同学的饭,甚至还发生拿着小刀在两名女孩子面前晃的危险情况。有了前车之鉴,这对夫妇再也不敢把第二个孩子送到中国照顾,第二个孩子已经四岁了,各方面都很好,和哥哥完全不一样。
现就读于法拉盛某小学一年级的一名华裔男学生,在学校经常无故用手拍打同班一名女生,在老师、家长反复教育后仍不改正。该儿童出生后被父母送回中国由亲戚抚养,上学前才回到父母身边。
语言交流有障碍 易引发心理问题
由于经济拮据、工作繁忙等压力,将出生不久的孩子送回中国给父母抚养,是在美华人普遍的做法。而为了接受美国的学校教育,家长们会再把学龄期的孩子接回美国上学。但是,环境转换、语言不通、得不到父母照顾等原因,使得这些儿童更容易爆发心理问题。而美国老师对华裔学生的家庭背景了解甚少,华裔父母不知如何与学校沟通,让这些问题更难处理。
在纽约儿童中心(The Child Center of NY)法拉盛亚裔拓展部门(Asian Outreach Program)实习的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社会工作学院学生张拓,主要服务对象是在学校建议下前来接受治疗的华裔学生。在她接触的案例中,男孩大多有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对立性违抗症(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行为障碍(Conduct Disorder)等问题,女孩则多见情绪、社交等问题。她表示,这些孩子几乎都曾被送回中国交托给祖父母抚养。.张拓表示,这些孩子在中国长大,一回到美国即进入学校,语言交流有很大障碍,往往无法向老师表达自己的需要。而其父母由于工作繁忙,每日早出晚归,虽然与子女同住一个屋檐下却鲜有交流。而早年没有和父母建立亲密关系,现又缺少相处时间,容易引发孩子在社会交往、行为规范、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发展滞后或障碍。已在餐馆业打拼20余年的李姓夫妇就表示,当初也曾将小女儿送回福建老家寄养,直到七岁接回美国后也无暇照顾,多是交给学校课后补习班或让孩子自己在餐馆玩耍,导致现在孩子长大与父母关系十分疏远,虽然非常后悔,但是当初为了生活也实属无奈。
张拓每周还去学校探访,她认为现时法拉盛的学校配备会讲中文的老师过少。老师对中国文化不了解,也导致很多华裔学生的行为不被理解。华裔家长对学校的设置又知之甚少,不知如何与老师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及怎样利用学校的咨询师、社工帮助孩子,让华裔学生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容易引发心理问题。(朱蕾 高梦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