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乡愁的远行——首届世界华人文学大会侧记
乡愁是新西兰华文作家范士林记忆里苏州的深巷,窄道;乡愁是台湾诗人向明口中那“一场久未尝过的西湖醋鱼、东坡肘子”;乡愁是瑞士华文作家朱颂瑜笔下的“云山珠水”……在19日下午举行的世界华文文学大会专题论坛上,来自海内外的华文作家畅所欲言,共同抒发自己对祖(籍)国的深厚感情。
时令已近小雪,岭南暖色依旧。11月19日,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在广州开幕,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华文文学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华文文学的文化传承与时代担当。
一直以来,海外的华文文学都与“乡愁”二字难以分割。他们或坚持用母语创作,或选择在作品中寄托思念。正如美国华裔女作家严歌苓所说:“母语写作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回归。中文是一种太有魅力的语言,太深奥也太丰富,我曾为西方对《红楼梦》的五种译本不能体现我们语言的雅致和白描的精妙而捶胸顿足。”旅美华人作家陈漱意坦言,用中文写作是一种与家乡的联系,是割舍不断的亲情。而在作家张翎看来,“回乡不易,写思乡是一种文化饥渴。”百余年来,“乡愁”始终存在于海外华文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或明,或暗。或是对故乡故人的遥思,或是对文化碰撞的敏感,或是对身份认知的困惑,这份情结始终寄托于作家们用方块字写就的作品中,海外华文文学用“乡愁”铺就了一条寻根路。
这条路很长。从早期的林语堂、郁达夫,到后来的白先勇、余光中,再到如今的文坛健将严歌苓、陈若曦,在他们的作品中,都能捕捉到“乡愁”那一抹或浓或淡的暖色。
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侨华人,有阳光的地方就有中华文化,有中华文化的地方就有华文文学在发展。”中国自古就是文学繁盛的国度,孕育了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化瑰宝,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伴随着华人迁徙的足迹,这些基因孕育下的华文文学也陆续在世界各地生根开花。
今天的海外华文作家对于“乡愁”的理解日益多元化,他们的作品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寄托思乡之情。美国人文社科华人教授协会理事江岚博士就认为,今天的美国文化已用“vegetable soup”(蔬菜汤)取代了过去的“melting pot”(文化大熔炉)的概念,她形象地比喻道:“如果我是一颗芹菜,就算我不写自己如何思念故土,我也永远不会被煮成土豆。”她主张海外华文作家带着本色文化的基因去书写所生活地区的人和事。江岚说,狭义的乡愁是走不远的,只有跳出狭义的框框才是真正的“带着乡愁的远行”。
论坛上,与会作家就“乡愁”写作的内涵和外延及华文文学的转型之路进行了热烈而充分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连在场的记者也被这种民主而友好的气氛深深感染。
相信,来自五湖四海的文朋诗友今日相聚羊城,共同围绕“语言寻根、文学铸魂” 探讨转型中的华文文学发展,对于繁荣华文文学、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王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