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长期生活在异域他乡的华侨华人才最能理解“他乡遇故知”的深刻内涵。由于语言文字不同,文化习俗迥异,很多华侨华人、留学生与当地的居民几乎没有什么交往,左邻右舍也只不过是见面点头的关系,长此以往难以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在国外生活,人海茫茫,举目无亲,当来自祖籍国的同胞能够走进你的生活,无论他来自祖籍国的哪个角落,你都会备感亲切。
生活上遇到困难,工作上遇到烦恼,自然更愿意求助于身边的中国同胞。或许正因为素不相识,所以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相逢。他们一见如故、同舟共济、患难相助,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演绎了许多生动感人的故事。
我的女儿欣荣为了追逐梦想,很早便离开家乡,独自旅居瑞典。性格独立、自理能力很强的她,一个人生活倒也顺利。可是,当她在乌普萨拉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却因语言不过关、电脑不熟练,长期处在失业的困境中,经济拮据,度日艰难。
这时,她在乌大新认识的校友卢冰、郝小勇夫妇雪中送炭、慷慨解囊,借给她3万克朗,解了全家的燃眉之急,帮助她家渡过了生活难关。后来女儿女婿连本带息归还了欠款。
还有一次女婿开车上班,中途汽车突然抛锚了,他给朋友郝小勇打了个电话,郝小勇立即驾车赶到了出事地点,帮他把汽车拖回家中修理。
女儿家后花园中有一棵李子树,枝繁叶茂,每年秋天,紫红色的李子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又大又甜,全家都吃不完,女儿就摘一盆给卢冰家送去。后来郝小勇、卢冰旧房没卖掉要买新房,向女婿女儿借款,也都按时连本带利归还。
父母出国前来探亲或遇到喜庆的事,两家都互相拜访,表示祝贺。我和老伴在斯德哥尔摩探亲期间,曾应邀到卢冰家做客,参加为我们举办的派对。夫妇两人系湖南人,两人都是乌普萨拉大学生化专业的博士生,也都是收入不菲的白领员工,诚恳热情,见多识广,善于交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俗话说“人之相知,贵在知心”,“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一个没有朋友的人,那才是真正的孤独!父子、兄弟、夫妻间所不能谈的事,却可以向朋友倾诉。没有亲人的日子里,唯一可以依赖的,只有朋友。
鲁迅先生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莎士比亚说:“朋友间必须是患难相济,那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中国人最讲义气、重感情,经常谈论的是亲情友情,而长年生活在海外、在海外拼搏的中国人,感受最深的却是浓浓的同胞情。(高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