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棱镜 | 郑永年:特朗普到底害怕中国什么?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8月7日刊载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的文章称,对中国,特朗普到底害怕什么呢?对特朗普来说,中国的核心力量在于其日渐成长的“消费社会”。
文章称,中国与美国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的关系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因为资本短缺,中国实行“请进来”政策,把自己的国门打开,欢迎外国资本到中国。在90年代,中国为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实行“接轨”政策。“接轨”就是改变中国自身的制度体系来符合国际规则。
▲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贸易组织总部大楼 (新华社记者 徐金泉 摄)
不难理解,在这两个阶段,中国客观上不会和外在世界发生严重冲突;不仅如此,无论是“开放”还是“接轨”,中国都得到外在世界的欢迎。
文章称,但现在到了第三阶段,即“走出去”。“走出去”在本世纪初已经开始,但早期规模很小,很难对外在世界产生实质性影响。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国开始比较系统地“走出去”,它成为国家政策,尤其表现在“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新开发银行等方面。
文章称,在这个过程中,在西方看来,中国对外在世界的态度发生了巨变。
文章认为,对西方来说,这个转折点发生在2008年,西方发生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之后大部分西方经济体一蹶不振,陷入艰难的长期结构调整。而“互相否决”的政党制度,也使得西方国家很难形成有效的国家政策。
▲资料图片:2008年,冰岛民众走上街头,在议会大厦外进行抗议,表达对金融危机的不满。(英国《金融时报》)
文章称,很显然,中国和西方之间的这种反差既有主观认知的成分,更有客观环境的变化所致。从这个角度来说,贸易战并不难理解。人们甚至可以说,贸易战只是中美关系到了这个阶段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不是贸易战,也会通过其他形式表现出来。
文章称,中美两国关系的本质通过贸易战表现出来,这表明贸易战的本质并不仅仅是经济,而是两国的总体关系。
文章认为,对中国,特朗普到底害怕什么呢?对特朗普来说,中国的核心力量在于其日渐成长的“消费社会”。中国成为“消费社会”对美国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中国的“大市场”,也就是经济力量。真正可以促成中国改变整个世界格局的是其庞大的“消费市场”,而非其他因素。这些年来,中国开始加速成为区域乃至可以和美国博弈的世界经济重心,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的消费水平。
▲手机支付时代在中国全面开启。
文章称,因此,不难理解,这次贸易战的核心就是“技术冷战”。说到底,通过这场“技术冷战”,美国不希望中国在技术层面往上爬,至少可以拖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文章称,中国该如何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一句话,还是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来化解中美之间的矛盾,同时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和“修昔底德陷阱”。
文章称,中国首先需要对自己的家底摸清楚。比如说,现在的技术发展到哪一步了?与国际最高水平的差距究竟在哪里?有多大?这一系列问题对于如何处理中美贸易战非常重要。在弄清楚自己的家底之后,才能理性评估中国与美国的关系。
文章认为,更重要的是要加快建设中国国内的开放平台。内部改革也要加快,尤其在知识产权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