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传销式“精准扶贫”藏身微信诈骗6万人中招 警方抓获53名“群主”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7年9月底,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赊店派出所接到当地居民惠某报案称,他自2017年4月以来被夏某拉入到某微信扶贫项目群,让其发展下线并负责群内统计、收款、转账等工作。据称,该项目每人只需交纳10元开卡费和90元相关费用即可申请扶贫账号,获得一笔国家扶贫款。
惠某说,当时群里面发了很多的资料,时间长了,对这个事情就是信以为真的,但是,“项目不断的出来,每次都是没多久就出来一个新的项目,最后也没有一个落实的。”
2017年6月,惠某按照夏某的指示,将各微信群群主处收到的89万余元会费汇入到了自称“国家扶贫办专员”的汪先念指定的帐户。然而,汇款结束后,惠某与夏某、汪先念失去了联系,这时,他才意识到上当受骗。警方介入后,根据惠某提供的嫌疑人QQ邮箱,逐步进行侦查、比对,最后在广西桂林成功将杨某,也就是主要嫌疑人“汪先念”抓获。警方从他房间里面找到了大量的现金,符合诈骗的老年手机,大量的银行卡。男子经过查证就是杨某,他对其犯罪事实予以了供述。
编造虚假项目,冒充国家工作人员
自2017年3月以来,广西凌云县杨某以“民族资产解冻”“精准扶贫”为由,编造“财政部、国家扶贫办、国际红十字慈善总会安家费棚户区改造房”等国家扶贫项目,先后化名国家扶贫办工作人员“汪先念”“李娜”“李健”等,以缴纳10元入会费便可获得在城市购买低价房资格,并领取80万至120万不等的创业资金为诱饵,进行集资诈骗活动。诈骗的主要嫌疑人就是杨某,他让夏某与孔某成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然后让他们两个人往下面组建大的微信群,往下面发展群主,他本人不往下发展。
而夏某之所以死心塌地的发展下线,是因为杨某许诺其发展2万名会员就可享受双倍会员福利及高额奖励。夏某为了获取高额回报,又拉拢孔某一起通过微信平台、组建微信群对该项目进行宣传、推介。在各自的微信群里,夏某、孔某发布与所谓的“国家扶贫办专员汪先念”虚假通话录音和虚假项目文件等信息,获取微信成员的信任,并逐步发展微信群体,让会员作为群主再度组建自己的微信群进行推广。
参与其中的微信成员呈裂变式的增长
在长期的宣传、推介和高额的奖励引诱下,参与其中的微信成员呈裂变式的增长。其中,夏某发展下线微信群主18人,孔某发展群主35人,并由这53人各自组建微信群继续向下发展会员。警方经过分析研判,发现该案受害人数高达6万多人。南阳市社旗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大要案中队长王宏展说:“最小的群主,几十个人就可以成为一个微信群。然后你可以根据发展的人数,发展够多少人,你可以成为大群主。像发展够2000人,可以成为大群主。小群主享受的是120万的补助,大群主享受的就是180万到300万之间的补助。”
53名“群主”已全部被抓落网
由于该案案情重大,公安部对此高度重视并跟踪督办,要求河南警方全链条打击,限时破案。专案组民警经过240多天的连续奋战,这个涉及17个省、市的特大电信诈骗案得以告破,涉案的53名“群主”已全部被抓落网。
根据警方掌握的情况,这种动辄有数十亿元资金的所谓“扶贫”都是诈骗分子的套路。同时,被拉入微信群的绝大部分人都是通过在线发送微信红包交钱。这种交会费的方式实际上就是诈骗分子为了逃避法律惩处的一种手段。
(记者:赵飞、河南台:张晴、张耀;编辑:王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