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评论丨少年举报补课被劝退 处理不能止于班主任出来“背锅” 近日,江西赣州于都实验中学高中生刘文展因举报学校有偿补课而被劝退的新闻引发众多网友关注。目前,涉事学校的执行校长和涉事班主任已被解聘。面对学校和教育局的登门道歉,刘文展却依然表示不能接受,这又是为什么? 高一学生举报学校有偿补课后被“约谈” 今年3月7日,当时还是于都实验中学高一学生的刘文展通过信访网向于都县教育局举报:学校存在违规的收费性质补课行为,希望教育局督促其改正。 “学校对初三及高中全年级的在校生,实行周六上午及周日全天补课。学期末还收取每生1000元的定位费(即学费预支费),实际上就是补课费用。” 没想到,不仅县教育局一口咬定“收费纯属捏造”;几天后,班主任更是找到了他,暗示学校已经知道了是他举报的。 持续投诉石沉大海 学校补课仍在继续 刘文展认为自己被教育局“出卖”了,于是再次登上信访网,写下第二封举报信:投诉教育局滥用职权,泄露举报者个人信息。 结果第二封举报信连反馈都没有,他收到的全都是“机器人”的自动回复。而从3月至今,学校依然在补课,收取的费用也没有退回。 高二开学时被劝退 求助信引发网友关注 直到今年秋季开学前,班主任给刘文展的母亲发来一条微信,称接到学校通知,请刘同学开学后换一个学校。 △ 刘文展母亲收到的“劝退”通知 9月8日,刘文展在网上发表了一封千字求助贴《我举报学校被教育局泄露信息,后反被学校威胁“不停止举报就退学”,怎么办?》。公开违规收费补课,并疑似泄露举报人信息,这一事件立刻引发网友关注。 教育局和学校称其处于叛逆期、无心学习 在举报事件发生前,刘文展并不是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2016年9月,刘文展以580分的中考成绩(满分780),考入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成绩排在全年级第20名。他自认为“爱管闲事”,曾向当地政府部门举报环保、路况等问题。 事发后,于都县教育局、于都实验中学均口头强调“刘文展疑似存在心理问题”,但均未拿出证据。于都县教育局官方微信公众号曾在9月19日的情况说明中,称“刘文展处于青春叛逆期,无心学习”。 △ 于都县教育局官方微信公众号截图 涉事学校道歉遭拒 教育局称“未泄露举报人信息” 9月19日,于都县教育局及涉事学校派人到刘文展家中,校方代表向刘文展道了歉。 9月20日, 涉事学校于都实验中学的负责人称,劝退系班主任个人行为,涉事班主任和执行校长被先后解聘,学校已向刘文展家人道歉。于都县教育局方面称,于都实验中学确实存在违规组织学生有偿补课行为,曾下令整改,教育局“未泄露举报人信息”。 20日当晚,涉事学校再次派代表家访,劝刘文展回学校继续学业。刘文展事先将手机正对客厅放置,并且开通网络直播。期间刘文展多次质问:“究竟是谁出卖了我的信息?”但没有人答复他的提问。刘文展最后表示,他不愿意接受校方道歉,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事。 据悉,于都县已派出调查组前往县教育局和于都实验中学进行调查,并责令相关部门对全县各学校是否存在违规补课收费现象进行专项检查。 央视评论 江西于都16岁少年刘文展投诉学校有偿补课,却遭班主任劝退。尴尬的现实不仅让刘文展失去了上学的机会,也让舆论一片哗然。并不复杂的事实,为何衍生出这样的结果?诚实和正直,难道真的命运多舛? 有偿补课严令禁止 学生举报何错之有? 早在2015年,教育部就发布了《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对于有偿补课行为做了严格的约束。每到寒暑假或学期开学前,教育部都会再次下发通知并不断重申,明令禁止有偿补课行为。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不断迈进的今天,把有偿补课视为过街老鼠,并不意外。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泾渭分明的事情,刘文展依据教育主管部门的规章对学校违规有偿补课行为进行举报,何错之有?遭到打击报复,更凸显了学生在有偿补课问题上缺乏话语权的现实。 推班主任出来“背锅” 并不能给问题画上句号 在舆论引发巨大关注的情况下,班主任受到惩处,所有的责任也都归咎于班主任的任性。事实上,笔者对于班主任的反应,并不感到意外。一方面,许多有偿补课行为,班主任明知违反规定,但出于对学生成绩的“关心”,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这样的情况下又遭到学生举报,内心或多或少会有愤怒的感觉。只是在对举报学生进行打击报复的过程中,一些细节引人思考。 首先,补课是否是班主任一人所为?学校对此真的一无所知?在许多地方,有偿补课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常常睁一眼闭一眼,这是不争的事实。假若学校对于班主任有偿补课早就知情,为何没有按教育部相关规定处理?舆论哗然后为何让老师一人买单?同样,作为在校的一名学生,刘文展有接受教育的权力。难道班主任老师仅凭一人之力,就可以剥夺一名学生受教育的权力吗?是谁对刘文展和班主任的命运拥有生杀予夺大权?又是谁在舆论压力下将班主任抛出作为替罪羊? 其次,学生举报遭人泄露身份信息,究竟是何人所为?依道理而言,学生举报相关情况至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身份信息理应严格保密。在处理举报人的问题上,能够做到“精准打击”,显然学校和班主任对于举报人的情况有所了解。谁该为信息泄露买单?假若制度无法保护举报人的权益,今后遇到类似情况还有谁敢站出来举报违规行为? 再次,校方指责举报人刘文展进校后无心学习、个性偏激、与同学相处不融洽等情况。于都县教育局调查组一名负责人也称刘文展或有“青春叛逆期综合征”,可能存在心理问题。难道这些都能够成为把一名学生踢出校门外的正当理由吗?显而易见,在举报学校存在有偿补课的问题上,刘文展的诚实和正义感显露无疑,身上的这些闪光点,学校和教育局为何视而不见。 反思:何为教育?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 今天的这一幕,像极了著名电影《闻香识女人》中的场景。诚实、正直、勇敢的孩子,面临着学校打击报复的重重压力。我们也从未像今天这样,亟需认真思考教育的真谛。我国教育先行者陶行知曾说“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假若我们用劝退的办法让一个孩子夹着尾巴离开了学校,我们可能永远无法教会更多孩子们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正直、什么是诚实。 “什么都没有精神残疾可怕,因为没有义肢可装。”或许刘文展身上有太多的缺点和毛病,但在实名举报违规行为上,他的勇气值得我们点赞。相关打击报复的行为,也值得我们严厉警告并严肃处理。从这个角度而言,以“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为培养目标的于都实验中学,当认真反思何为教育,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关键命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