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归花200万留学回国被开2000底薪?没毛病 近日,一则“女生6年花200万留学 回国被开2000底薪”的消息引爆网络。6年前,杭州有一家人卖掉唯一一套房子,拿了150万,用120万供女儿小林留学。6年后,本来想回国大干一场的她,找工作时却处处碰壁。每一次面试都是一次“碾轧”。有一家公司只给海归小林开出了月底薪2000元的条件,最后在父母的帮助才好不容易找了份月薪5000元的工作。 小林的境遇,在网上引发了一阵关于“出国留学究竟值得不值得,到底有没有用?”的舆论讨论。有人认为,留学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跟风,而且国外的大学也分好坏: 有人认为,找不到好工作的主要原因在于自身的能力和阅历,和是不是留学归国的没有太多关系毕竟国内的985、211大学也不少,有能力的人也不少: 还有人认为,留学生找不到工作是因为对国内的就业形式不了解: 不得不说,曾经,一个家庭培养出一个留学生是多么风光的事,只要是海归,都会被视为香饽饽。出国留学,一度成为一种流行。 01 曾经的留学热 早在100年前,出国留学就被视为一种强国之策。21世纪后,国家废除了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制度,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园区,设立国家优秀自费留学奖学金等一系列措施,从此出国留学已不是部分有权有钱人的专利,普罗大众的家庭也能有基本条件支付得起留学费用,于是,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近几年出国留学热也是“高烧不退”,高中阶段出国留学更是热上加热。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4.45万人,比2015年增加了2.08万人,同比增长3.97%。 2015年,中国的海外留学生为126万多,约为国际留学生总数(500万)的25%,即每4个留学生当中,就有1位中国人。” 同时,中国不仅是美、加、英、澳等英语国家、同时也是日、韩、新加坡等汉语文化圈国家的最大留学生生源国。据统计,中国留学生数量占美国、加拿大两国留学生总人数的比例均超过30%;在澳大利亚达到27.3%;而在英国中国留学生占总数的比例较2014年虽有所下降,但也达到了18.8%。此外,在以日本、韩国以及新加坡为代表的汉语影响范围内的国家,中国留学生也是人数最多的留学群体。 为何 “出国留学热”高烧不退? 除开政策和经济条件基本具备了之外,还有思想上的变化。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为各国文化在网络上发生碰撞提供了便利,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国外的教育水平、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理念比国内的优秀,所以纷纷选择了出国深造,以增广见闻,扩充知识,增加实践等。 再者,我国的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使得大学生不再是稀缺资源。这就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十分大,就业形势也变得越来越严峻。很多学生因为就业的压力太大,在高中阶段结束后就选择了出国留学,以获得更好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前景。 然而,随着留学热的出现,很多家长盲目的让自己的孩子跟风似的出国留学,造成了留学生鱼龙混杂的现象。留学从“稀缺”变得“大众”,留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仅依靠身份标签失去传统的竞争优势。 留学愈演愈烈,而归国之势也发展迅猛,在我国良好发展态势和人才政策的感召下,回国渐成浪潮。 02 如今的归国潮 在我国历史上,已有两次留学生“归国潮”,分别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初和90年代初,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第三次“归国潮”便开始孕育,“八剑下哈佛”便是典型案例。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去年为止,我国大约有458万留学生,回国322万,也就是说,留学生有八成以上回国。 “海外人才专属发展平台Lockin China联合全球名校中国职业发展联盟(GUCCU),以及招聘兄弟会发布的《2017海外人才就业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的归国人数预计突破60万,这个数字将明显超过今年出国留学的总人数。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也显示,2016年留学回国人员43.25万人,比2015年增加了2.34万人,同比增长5.72%。”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显著的事实是,由于出国留学人数增多,海归人数也会相应增加,从明后年开始,叠加的留学归国人数可能就会超过当年的出国留学人数。” 留学人员“返潮”也并非一路“高歌猛进”,而是经历了从缓慢发展到高速发展再到高位运行的“三段式”发展期,这与国内就业吸引力增大密切相关。 不过,曾经在薪资水平上更具竞争力的海归们,如今很多人的薪资待遇都达不到自己的心理预期,甚至低的离谱,这又是为什么呢? 03 海归何以贬值? 10多年前,在人才市场,海归人才招聘会都设在贵宾室,留学生是抢手货。而今,这一现状已发生剧变。曾经供不应求的香饽饽如今不再香气逼人,反而在国内也处于就业难的尴尬处境。 “最近一份招聘网站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近50%的“海归”初次就业税后月收入低于6000元,68.9%的受访海归认为远低于期望工资。” 一位杭州大型企业里的HR说:“现在的留学生就像以前的研究生,或者是再之前的大学生,一抓一大把。以我们公司来说,留学生背景的优势其实很小。除了英语优势外,其他就没有了。但是,英语好这一点,985、211的大学生同样能做到。” “《2017中国留学生在美就业白皮书》指出,中国留学生身上一个非常鲜明的特质是“裸归”。“裸归”指在海外有教育经历,但是缺乏实习与就业经历的海归。但相比学校成绩,企业的雇主们更看重的是相关的工作经历。就美国而言,2016年中国送出的54万留学生中约37万留学美国,占比69%,然其中90%的学生都是裸归。缺乏经历的留学海归们,在国内市场难以赢得比本地大学生更强的竞争优势。” 此外,随着出国留学人数的迅猛增长,出国留学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归国的人又多,海归身份含金量下降也就在意料之中。很多海归只是花钱镀金混个文凭而已,甚至不乏方鸿渐式的纨绔弟子,所以他们回国也不具有竞争力。 海南中学团委书记、国际部原副主任柳老师说:“如今留学归来的大有人在,海归的竞争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加上现在国内许多岗位的需求又相对固定,海归与本土毕业生相比,优势不再突出。” 这样看来,并不是海归贬值,而是“海归”这一身份在贬值,真正的知识、能力、品质等从不会贬值。如今,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正成为社会共识。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留学的经历和留学生身份,没有竞争力,必然得不到社会和市场认可。 因此,培养“贵子”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跟风,并不是国外的月亮就一定比国内圆。不论是归国留学生还是国内应届生都不会有太高的起点,如何提升自己,并利用自身优势在新的工作环境中成长,才是与他人拉开差距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