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王牌 | “导弹飞到头顶也要坚持战斗” 专访中国军用无人机飞行员 军用大型无人机,是现代战争中的新型作战力量。央视新闻《面对面》专访目前我国最顶尖的无人机飞行员之一李浩,讲述我国军用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和他自己的飞行梦。 中国军用无人机:某些领域已超国际水平 无人机的飞行训练,和我们平时看到的飞行完全不同,它的操作系统包括飞机、地面控制站和综合保障系统。这一天,在指挥方舱下达指挥命令的是李浩,目前,他是我国最顶尖的无人机飞行员之一。 军用大型无人机,是现代战争中的新型作战力量。无人机升空后,飞行员必须时刻紧盯着各种数据仔细操作,尽管他们是坐在室内完成作战任务的,但他们的操控设备与有人机相似,每天的工作量也和有人机基本相同。 李浩:这几年我们的无人机事业发展非常快,跟国际水平差距不是很大,甚至某些领域还能赶上或者超过。 无人机属于遥控武器,和有人飞机比,具有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的特点。 李浩:我们这型飞机可以执行好多任务,不光侦察还要有打击任务,包括斩首行动,定点清除等等。 记者:从有人机飞行员,到无人机操作团队,会有多大的区别?最大的难点在哪儿? 李浩:有人机有驾驶感,人坐在座舱里面看外面,眼睛马上能反射,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应该怎么操作,都更直观。无人机不直观,它通过链路传输——我给它一个指令,要发到这个链路上,通过链路传到飞机上,然后飞机改变它的状态,改变以后,状态如何,数据再传回来,再传到飞行员的眼睛上,飞行员再通过这个数据判断状态……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除了火力打击之外,无人机在在目标区上空长时间游弋,搜索和控制的能力显得更为重要。指挥方舱里,李浩的操作必须要聚精会神。 记者:靠链路这种电子数据传输的方式来控制无人机,就存在一个延迟问题,怎么能保证精确性和预知判断? 李浩:一个动作要柔和,第二个量要适当,第三个注意力要分配。有人机一拉杆,飞机状态就变了,我们现在一拉杆它可能不变,接着第二次再操作,就有可能产生叠加量,引起飞机的震荡。 记者:所以跟过去的习惯完全不同? 李浩:不一样。另外还要有情景想象意识,飞到哪一点,什么样的动作,实景什么样,都要想象我在飞机上。 30年王牌飞行员:停飞前放弃数万月薪 转型无人机 李浩今年54岁,在飞无人机之前,他是一名有着30年飞行经验的战斗机飞行员。18岁时,经过招飞,李浩加入人民空军,几年后,他从航空大学毕业,分配到航空兵部队,先后飞过歼-5、歼-6、歼-7、歼-8等6种机型。 战斗机飞行员要在48岁时停飞。2010年,身为空军“王牌师”空一师的飞行尖子,李浩安全飞行3000多小时,即将达到战斗机飞行员的最高飞行年限。表面上看,李浩日后的生活和其他老飞行员没什么不同,但停飞的日子一天天近了,他却迟迟没有动作,已经有民航公司为他开出了每月数万元的薪水,李浩仍然举棋不定。 李浩:我性格比较倔强,飞行这个事业干了一辈子,从18岁开始接触,好多战友都被淘汰了,甚至还有好多牺牲的。我每一关都过来,一直飞到最后,这种感情特别难以割舍。有人机飞到最后了,我就不知道该干点儿什么。 记者:那时候也有一些犹豫和彷徨? 李浩:是的。当时我还跟领导说,和飞行工作相关的,包括航空调度都行。我还想在部队继续留下干,等干到55岁再退休。没想到这时,空军招收第一批无人机飞行员,所以当时我就赶紧报名了。 当时,美国、以色列等国的无人机,已在多场局部战争和任务中大展身手,展示出高度的成熟可靠性,并在作战理论和样式上取得突破。形势逼迫着中国的无人机训练也必须尽快起步,我国的无人机部队组建初期,一切都处在不确定中,李浩跟着部队转战大江南北,驻地和归属更是几经调整,最终来到了西北的大漠深处。 从有人机到无人机,一字之差,随之而来的却是思维方式的变革和知识结构的重塑。转型关键在于换脑,从空中转到地面、从座舱转到方舱、从舵杆转到键盘,一道道无形的坎儿,摆在李浩面前,挑战着这位年近五旬的老飞行员的极限。 而且,与有人机不同的是,无人机是系统作战,需要飞行操控、任务载荷等多席位数人协同配合。要想达到“人机合一”的境界,必须全面掌握多个领域十几门专业知识、工作原理,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当时年近五十的李浩,还是以全优的成绩完成了理论课的学习,成为了我国第一批军用无人机飞行员。 2012年,经过一年的理论学习后,李浩终于见到了无人机。他还记得飞机接装的那天下午,他非常兴奋。 李浩:感觉有点萌,不像战斗机那么凶,这小家伙这么单薄,还这么先进。 记者:为什么称之为小家伙呢? 李浩:它没有我们战斗机那么笨重。它有个大脑袋,像憨豆那样,看着有点儿呆萌,所以围着飞机转,看先进设备装在哪个地方。 无人机飞行员的危险:导弹飞到头顶也要坚持战斗 李浩驾驶的这型无人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察打一体无人机,也是我军较早装备的执行常态化战备训练任务的无人机。面对高智能化、高信息化无人机新型作战装备,李浩带领团队以超乎常人的努力,成功完成该型无人机的首飞任务和实弹打靶任务。 在很多人看来,改飞无人机后飞行员似乎离开了飞行对人身安全的威胁,但事实并不是如此,在实战环境下,无人机飞行员也充满了危险。 李浩:我们坐在地面控制站,在未来作战中,它也是一个被重点打击部位,而且你还不能撤,你也不能跑。 记者:地面控制站会是敌方的重点打击对象? 李浩:他不会摧毁你飞机无人机,他打你没用,他要打你控制舱。我们舱位将来会设计在车上,便于机动,它将来是一个重点被打击的位置。即使导弹马上在你头顶,你还要进行你的武器操作,我的装备就是飞机,飞机上挂着武器,我要继续执行任务,进行战斗。 记者:哪怕最后一分钟? 李浩:最后一分钟,甚至几秒,你都不能离开。 记者:这个有时候可能会更难坚持,因为在飞机上的飞行员没得选择,但是你们在地面上,有逃生的机会的时候还要再坚守那个位置,这是最难的。 李浩:必须,作为军人,你就是要做出牺牲。 李浩:未来是无人机的天地 带好徒弟站好最后一班岗 在战友们的眼中,李浩操控无人机完成了许多次复杂任务,他是一名优秀的战斗员,也是一名优秀的教员。6年来,他带教的多名无人机飞行员,全部具备了独立完成实战任务的能力,成为我军无人机飞行事业的骨干力量。 记者:截至到目前,无人机其实还没有有效地投入到实战里面。如果将来有一天真正要投入到实战,你对它的预期是什么样的? 李浩:未来可能是无人机的天地,这是个大趋势。各国都在研究无人作战这块,不光是对地、对空,都一直在探索和研究。 记者:但是对您而言,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飞行的生命并不长了。您对未来的规划是怎么样的? 李浩:我要多带几批学员,把给我的作战任务、战法研究好,站好最后一班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