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晨报记者 高科 报道
5月14日,武汉青山区职工服务中心,来自重庆万州的兰大树带着妻子迟疑地走进大门,穿过宽敞洁净的接待大厅,发现左手第一间办公室的门敞开着,“农民工维权站”的牌子悬挂在门楣上。门内不到20平方米大小的空间里摆放着两张桌子和几根板凳,一个挂工作牌的中年男子把一杯热茶递到兰大树的手上,“老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这个40岁的中年男子就是向永兴,重庆市奉节县驻武汉青山农民工维权站站长。多次讨薪无果的兰大树在老乡的指点下,找到了向永兴。
工伤索赔遭拒,他开始自学法律
奉节县岩湾乡平石村是向永兴的家乡,由于家里穷困,16岁时向永兴和几个老乡来到武汉找工作,“当时我又瘦又小,找工作处处碰壁,3天没有吃上一口热饭,甚至露宿街头。”
1997年,向永兴在武汉的一家建筑工地找到一份工作。在工地上,失控的吊车铁笼砸中了他的头部,也把他的人生轨迹推向了另一个方向。受伤的向永兴躺在医院里,三万多元的医疗费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上,他找到工地的负责人寻求工伤赔偿。“这不关我的事。”老板转身就走。同病房的病友提醒他,“你可以去找劳动仲裁机构。”在病友的热心帮助下,向永兴通过当地劳动仲裁机构,拿到了7000元赔偿。
“要学好法律为农民工兄弟维权。”尝到了知法懂法的甜头后,向永兴工作之余窝在工棚,一头扎进各种法律书籍里,一本《劳动合同法》被他翻得皱巴巴的,书里面歪歪扭扭地记着他的读书心得。“你这点文化还想当律师,怕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哟!”工友们一边打牌,一边取笑他,而向永兴只是笑笑,然后继续看书。
四处奔波维权,道路艰辛又危险
掌握了法律知识的向永兴,开始试着为求助的家乡农民工免费维权。随着一张张血汗钱交还到老乡的手上,向永兴的名声渐渐响亮。
奉节人杨道财因工地地基塌陷造成全身多处骨折,用人单位以杨道财拿不出有效的劳动合同为由,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一分钱也不拿。向永兴找到用人单位负责人,却吃了一个闭门羹,但他毫不气馁,带着杨道财做了伤残等级司法鉴定,向街道、劳动、信访等部门反复求助,最后在青山区总工会的协调下,杨道财在次年拿到了14万元的赔款。
2006年,3个巫溪农民工被拖欠4万元工资,慕名找到向永兴。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在用人单位的冷眼、败诉、上诉被驳回等反复打击下,巫溪老乡们心灰意冷地回到老家。但向永兴没有放弃,3年后,他终于等到了胜诉判决书。在这3年,他为这场官司付出了8000多元的交通费。“打电话喊他们来领钱,他们都不相信,以为我在开玩笑。”向永兴咧着嘴笑了。
冷遇、嘲笑、谩骂、恐吓始终伴随着向永兴的维权之路,而最惊险的维权经历是在湖北孝感一个镇上,向永兴正为一个在工地事故中死亡的巫溪小伙商讨赔偿事宜,“咣当”一声,办公室的大门被一脚踢开,老板杀气腾腾地冲进来,威胁他“赶紧走,否则我对你不客气”,10多个男子窜出来把向永兴的车团团围住,无奈之下,他只好报警才得以脱身。
2011年,“重庆市奉节县在汉农民工维权站”的牌匾交到了向永兴手上,这一年,他36岁。
向永兴曾是一名包工头,一年有10万余元收入,义务帮农民工维权后,他不仅倒贴交通费,还丢掉不少工程项目,“帮杨道财维权时就丢掉一个10万余元的工程项目。”
获评全国劳模,盼更多志愿者参与
多年来,向永兴先后获评重庆市十佳农民工、重庆市劳动模范、武汉青山区道德模范、武汉市十佳优秀农民工、湖北省十佳优秀农民工、湖北省十大好人、全国劳动模范这些荣誉。
“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志愿者在我的带动下参与到为农民工维权中去。”向永兴说。
晨报对话>
重庆晨报:你为农民工兄弟免费维权的动力来自哪里?
向永兴:我一直忘不了刚到武汉走投无路、饿昏在街头时,有一个好心人收留了我,让我在他家里免费吃住了1个星期,后来我在附近打了一口井报答他。我们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重庆晨报:你长期在外奔波,怎么照顾自己的家人?
向永兴:奉节老家还有瘫痪的父亲和年迈的母亲以及10岁的儿子。儿子虽然小,但很懂事。
人物简介>
向永兴:40岁,重庆奉节县人,常年为农民工兄弟维权,有“工棚律师”之称。2011年,在当地成立的“农民工维权站”任站长,迄今为止免费帮助800多名农民工讨回工资、补偿,共计1000多万元。2015年获评全国劳模。
我常常对儿子说,你都10岁了,应该像爸爸一样承担责任,爸爸的责任就是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