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迎来‘另类真相’时代前,印度人就已开始收到大量掺杂着虚假的信息,比如‘联合国宣称印度国歌是最好的国歌’,或是古印度的离奇成就等,这些内容通过将事实与故事相混淆,为印度的过往镀上荣耀的光辉。” 美国Quartz新闻网16日载文,细数了印度为美化历史而“撒的谎”。 报道称,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印度领导人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强制要求,关于历史谎言似乎在政治上取得了合法性。如今,这一现象正进一步渗入印度学校的教科书中,尤其是在历史教学上,公然兜售谎言。 报道称,这仅仅是数百万印度学生正被灌输的历史“假相”中的冰山一角。 1962年中印战争印度得胜? 在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中,印度大败,溃不成军,这场战役对印度人民的内心也造成了重创。对此,一部分的印度人似乎找到了绝佳的解决方式:说谎。 据《印度时报》8月10日报道,印度中央邦教委所辖的多所学校的梵文教材中赫然写道:“众所周知的1962年中印战争,其结果是印度战胜中国”。 这令当地8年级的中学生及家长感到困惑,因为印度多数教材中写道,“1962年同中国的战争,尽管印度士兵战斗到最后一人、最后一刻,但中国取得了胜利”。 中央邦由印度总理莫迪所属的印度人民党管理。报道称,该书面向八年级学生,为“Sukritika”系列教科书中的第三册,由印度北部城市勒克瑙(Lucknow)的克里特·博卡山公司出版。 中央邦家长联合会秘书潘狄亚曾表示:“实际上我们已为此斗争多年,但很不幸我们关于更正教材的请求被当作耳边风。到底政府能给到私人出版社多少史实证据?难道这一荒唐的错误还不足以让国家统一教材审订吗?” 甘地真的遇刺了吗? 上述报道称,对关键历史人物和事实的抹杀如今已然成为印度的常态。《印度快报》2016年5月26日的报道称,拉贾斯坦邦在面向八年级的新编社会科学教科书中,并没有提到“印度国父”甘地遇刺的事情。 1948年1月30日,甘地为印度教狂热分子纳苏朗·戈兹(Nathuram Godse)所暗杀。而这本由拉贾斯坦邦教材委员会出版的教科书,却对此事只字未提。 报道称,戈兹曾是右翼团体“民族卫队”(Rashtriya Swayamsevak Sangh)的成员,而该团体则是印度人民党的源头之一,甘地遇刺的事实对人民党的形象造成了威胁。 而关于甘地的故事还有别的版本,2014年,印度古吉拉特邦八年级学生的社会科学教科书中称,甘地1948年10月30日遇刺,但实际上甘地于当年1月30日去世。 除此之外,该教材无视了印度首位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的功绩。报道称,“该书在关于印度独立后的章节中,对尼赫鲁只字不提,认定拉金德拉·普拉萨德(Rajendra Prasad)为首位总统,并详细叙述了第一任副总理Sardar Patel对印度统一的巨大贡献。”因为坚定的世俗化和社会主义观,尼赫鲁在印度教民族主义圈子中备受指责,半真半假的谣言在印度社交媒体上盛传,经久不息。 莫卧儿王朝被彻底抹掉 今年8月初,由印度人民党领导的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政府决定将历时331年的莫卧儿王朝历史彻底从七年级和九年级的教材当中抹去。1526年-1857年,莫卧儿王朝统治了印度的主要区域,它被视作印度奴隶制和封建君主制的象征,一直是印度教极端分子的心头刺。 据《印度快报》8月8日报道,经过修订的教科书由马哈拉施特拉邦中高等教育委员会出版,内容重点将放在这一历史时期之后的马拉塔帝国和贾特拉帕蒂·希瓦吉。“不久前,除了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影响西方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外,该教科书还会提到莫卧儿皇帝及其贡献,现在,这些内容不是被全盘删去,就是被削减到只剩寥寥数语” ,报道称。 如今,大批量地“篡改”历史,在印度已不再是新事。印度人民党希望历史能从印度教的视角去谱写。当印度前总理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Atal Bihari Vajpayee)因这一做法而遭受批判时,他回应道:“如果当前的历史叙述是片面的,那么我们就要去改写它。” 混淆历史影响国家公信力 报道指出,有批评家称,这一混淆历史的现象,如今已经开始影响到印度的国家公信力。成千上万的儿童都成长在“甘地并非被刺杀”、“印度在1962年战争中击败了中国”的谎言中,历史教育面临严重的危机。 “我们正遭受着嘲弄。” 印度国家教育规划和管理大学的哈桑·哈比布(S Irfan Habib)表示,“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无法进入到这些机构中,因为你不是他们中的一份子。因而,除了反驳此类说法以纠正公众观念外,我们别无对策。” 哈比布认为,尼赫鲁纪念馆暨图书馆、印度历史研究协会(ICHR)等受人尊敬的机构,正受到国家意识形态的渗入。比如,印度历史研究协会的现主席拉奥(Yellapragada Sudershan Rao)正在研究《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等印度教史诗,并将之定性为历史事件,而非神话故事。他是一位印度教至上主义的拥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