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外高桥码头远眺。
人民网2月23日电 (李警锐)“在开放发展理念下,新一轮对外开放,发展自贸区网络体系,形成中国自贸区的战略以及中国自贸区的战略实现路径,是当前对外开放的一个重大任务,也是一个重大突破口。”
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第八十期 《经济每月谈》23日在北京举行。在“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主题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指出,以周边为主,围绕“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构建自贸区网络体系,可能是未来在发展国家自贸区战略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加快复制自贸区成功经验:
以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特别是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进一步要求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2014年底国家批准新设广东、福建、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并对上海自贸区进行扩区。此举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在广度、深度及力度上都有了新突破。
作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上海自贸区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商务部经济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指出,上海自贸区最成功的应该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形成了28项成功复制的经验,2015年4月又成功扩围,扩大到了四个省市,这个范围一下拉大了整个改革开放的力度。
“在当前的形势下,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整个环境条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几个自贸区的扩围会对扩大利用外资,进一步吸引外商外资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能够起到积极的效果。” 霍建国说,这两年一大半落地的外资集中在了上海、广东,非常踊跃。
霍建国指出,上海的经验为后期的开放奠定了良好基础,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产品清单整个一套的管理模式被熟悉,现在各地很多改革开放的设计内容都朝这个方向努力,商务部负责的开放的谈判安排,基本都按照准入前国民待遇和产品负面清单去落实。
另外,五中全会中央又提出要加快推进金融、保险和电信的开放。“这也是一个新的提法和要求,说明它的开放也是不避讳的,是一定要往前推进的。”霍建国说。
霍建国表示,总的来看,服务业的开放仍然是一个主要的内容。“关于上海整体的试验作用,它开创了中国整个新的框架的模式,清晰了下一步追逐的目标。”
推动“一带一路”与自贸区战略结合:
建立以周边为主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体系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在不久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布局在周边要力争和所有与我国毗邻的国家和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不断深化经贸关系,构建合作共赢的周边大市场。
并且积极推进“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结合周边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建自由贸易区,形成“一带一路”大市场,将“一带一路”打造成畅通之路、商贸之路、开放之路。
就推动“一带一路”与自贸区战略的结合,陈文玲认为“二者并行不悖”,她指出,习主席和“十三五”规划都提出来建立以周边为主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体系。以周边为主,围绕“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构建自贸区网络体系,可能是未来在发展国家自贸区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关于如何实现自贸区的战略路径,陈文玲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发展定向自贸区。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加快复制自贸区,通过发展定向自贸区,将地方的优势发挥出来。如广西定向东盟,新疆定向中亚和西亚,黑龙江定向俄罗斯、蒙古。
二是推进“一带一路”自贸区,把周边已经形成的跨境经济合作区上升为自贸区。
三是分类推进自贸区进程。对已经启动的中日韩谈判加快进行,同时加快进行和海湾合作组织的谈判,和斯里兰卡、挪威的谈判。对已经实施的,促进自贸区升级版建设。
四是与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贸易伙伴启动双边自贸区谈判。当前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贸易体,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70多国家和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因此加快和第一大、第二大贸易伙伴的双边FTA谈判,能够以第一贸易体的优势,以平等待人、开放的态度,构建数个平台,进而再组合成更大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