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不来、饭后昏昏欲睡、下午犯迷糊、晚上无精打采……这些“没精神”的表现,开始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身上。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超过1/5的人表示自己有不同程度的疲劳倦怠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内分泌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郭晓蕙认为,现代生活方式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疲劳程度,除过度忙碌外,还有7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原因。 完美主义作祟。做事精益求精、注重细节本是优点,但过分追求完美会让人在大部分时间内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状态,消耗掉更多精力。纽约大学兰贡医学中心专家艾琳·莱文认为,完美主义者除了睡觉,其他时间都处于一定的焦虑中,他们会不断思考、反复检查自己的言行举止,工作时也会花更多时间完善自己的任务,直到满意为止。长期如此必然造成劳累。艾琳建议,学会转移目标,从紧张环境中跳出来有助于缓解压力。 碳水化合物吃太多。中午时间紧,不少上班族不得不加快吃饭速度;因为担心下午饿,中午又会吃不少。实际上,这反而让人下午打不起精神,甚至昏睡过去。《女性自然健康圣经》一书的作者、营养学家玛丽琳·格拉维尔认为,米饭、面条、面包等主食因含大量碳水化合物,会在消化过程中使血液大量汇集胃部,引发大脑供血暂时不足,出现犯困。此外,这些食物还会导致血糖的剧烈波动,让人觉得没精神。郭晓蕙建议,主食不要吃太多,一顿在二两左右为最佳,且不要吃得太快,以免引起血糖剧烈波动。 蛋白质摄入少。不少人认为减肥就是少吃肉,于是导致了蛋白质摄入偏低。伦敦城市健康门诊部营养学家尼古拉斯·舒布鲁克解释道,蛋白质消化需要的时间较长,这能阻止血糖快速升高,让人在吃完饭后,不会觉得特别困。尼古拉斯建议,每天必须摄入足够的肉类,每日摄入量与自己的手掌一样大小即可。此外、豆腐、酸奶、豆子等食物也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蛋白质。 潜在的糖尿病患者。老觉得困,同时伴有经常性口渴、上厕所次数增多、感觉饿,经常患上口腔疾病,这些都可能是糖尿病前期的征兆。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并不少,只是释放速度偏慢,导致在餐后3小时左右出现犯困、没精神,甚至低血糖状态。有人会因此觉得饿,然后吃掉更多东西,进而加重困倦感。郭晓蕙建议,控制饮食量,多吃蔬菜,合理膳食,以防止这些患者发展成为糖尿病。另外,建议平时多运动,这也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激素分泌异常。一些女性在生理期总是萎靡不振,这种困倦主要与激素分泌异常有关。美国一项研究显示,经期女性体内褪黑素分泌减少会使她们夜间难以入睡,出现失眠、多梦等表现,进而在白天变得精神不振。一般情况下,多休息、注意饮食即可缓解,如果长期处于这种情况,建议去医院就诊。事实上,男性睾酮素分泌减少也会让人感觉精神不振。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男科主任商学军解释说,男性超过40岁,睾酮素分泌水平平均每年下降1%~2%,这会导致身体肌肉减少,精神不佳。40岁后如果长期精神不佳,建议做一次全面体检,若确认睾酮素水平较低,可采取激素治疗并配合积极运动缓解。 房间过于杂乱。累了一天,回到家不想动,一周下来,房间早已杂乱不堪,看到一片狼藉的房间更让人觉得累,累了又不想动……就这样,杂乱的房间让人陷入长期困倦的死循环中。研究证实,杂乱的环境的确会让人觉得困倦和无精打采。英国睡眠专家丽萨·阿提斯认为,卧室应该是心灵港湾和避难所,是让人们觉得最放松、最自然的地方。如果卧室杂乱不堪,必然会影响心情,从而影响到睡眠质量,导致精神不振。 缺铁。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全球有37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铁,缺铁性贫血则会让人全身乏力、觉得疲惫。建议平时多吃菠菜、猪肝、黑木耳等铁元素含量较高的食物。有研究显示,缺铁有时还伴随着缺碘,儿童缺碘会对智力和身体发育造成严重影响,而成人缺碘会导致甲状腺素分泌量减少,进而产生困倦、四肢无力等症状。美国长岛北岸犹太卫生系统精神病专家约塞尔·拉菲发现,在美国,约有2%的精神问题与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关。约塞尔提醒,特别是年过50岁的女性更容易出现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