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工会常务秘书长:我们完全可以打败中国
职处分的总工会常务秘书长兹维利兹马.瓦维日前在南非报刊撰文,指出“我们完全可以打败中国制造”,文章内容如下:
以万计的工人被遣散回家,而我们对这一切只是袖手旁观。面对来自东方的廉价产品,一些曾经的制衣厂主不得不将自己的工厂改变成了进口公司。在这样的打击面前,很多人已经逐步放弃了为南非建设体面的制造业基地的打算。
不久前,我参观了彼得马里兹堡的Eddels Shoes制鞋厂。这家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厂子,见证了种族隔离时期和民主时期这个国家所有最好和最坏的光阴。这家由一名英国士兵创建的厂子,在我个人看来,是热爱南非、热衷于为这个国家建设发达制造业的典型;近些年来,来自中国的低价倾销,以及政府麻木不仁的反倾销政策,都没有压垮他们;相反,这家公司的管理层和工人们齐心协力,将工厂引入到更好的发展渠道上去。无论是上世纪70年代的管理危机,还是目前出现的中国产品倾销潮,都没有摧垮他们。这其中的一些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南非完全有能力建设发达的制造业,打败中国制造带来的威胁。
让我们看看这组数据:1994年,南非共销售了8800万双鞋子,其中6400万双是南非本地生产的;本地制鞋行业雇用了34500员工,提供80%的市场需求;到了2003年,南非人共消耗了1.8亿双鞋子,只有2300万双是本地生产的。制鞋行业的工人数量从34500萎缩到5300。由于中国的进口,南非至少损失了20万就业岗位,这还是不完全统计!
在这样的冲击面前,Eddels制鞋厂或者可以选择一条轻松的路线:他们可以像其他厂子一样,放弃生产转变为进口商,让自己首先能够活下去;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他们对公司的股权体系进行了改革。目前,工人持有公司5%的股份,这带来了很多变化:经营的模式,以及工作的模式都在发生深刻的变革。面对来自中国的挑战,工厂里的技术力量拧成了一股绳,工人们热衷于技能培训,厂里推行了绩效工资,而且引入了“快速制造业”的新理念。之前需要21-26天才能完成的生产循环,现在只需要1-3天就可以完成,这样的生产效率让他们在与“中国制造”的竞争中毫不逊色。
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在这个企业振兴的过程中,技术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决定性的因素是劳资关系的转变,以及制造商和零售商关系的转变。
在劳资关系领域,劳资双方的互信、沟通和团队协作代替了之前我们习惯的紧张的劳资对抗;这个有300多名职员的厂子,是南非主要零售商的主要货源,同时也是600多家独立经销商的供应商。
以前,每当我到工厂实地走访的时候,这里的工人或者工会干部们总会把我悄悄拉到一边,告诉我“这个地方的劳资关系有多么黑暗”;而我10月份在Eddels制鞋厂,完全没有见到这种景象。
而且,虽然有贷款,但这家公司对未来的增长充满乐观情绪。目前,他们每天生产3000双鞋子,他们打算在未来两年内令产量翻番。而且,这家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到2020年,南非的制造业可能会出现超过30%的增长;鞋类制造行业的劳动力数量会重新恢复到35000。
在他们的工厂中,除了顺畅的劳资关系之外,我们发现了另外几个促使成功的关键:
首先,是他们令零售商确信:南非制造绝不是质量低劣的代名词。因为他们的品牌,在质量上完全可以与世界一流相媲美。
其次,虽然他们的产品不像中国制造那么廉价,但他们与消费者近在咫尺,可以方便的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做出调整。
再次,他们对南非市场的变动可以实时跟踪并调节自己的生产线;相对于数千里之外的中国制造,无疑具有以快打慢的优势。
我的考察得出的观点是,我们针对以中国制造和倾销为代表的、去工业化的战斗可以取得胜利,而那种失败主义的悲观情绪是大有问题的。有人说,南非应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服务、金融、矿业和能源领域;这样的话让人听了恼火。我不是说矿业和金融领域就不重要,但制造业才是摆脱贫困、战胜失业最强有力的工具,也是我们绝不能丢掉的阵地。
当然,乐观情绪并不意味着正确的政策。我们还需要许多其他的辅助。我个人认为,加强教育是重中之重。在南非一些地方,退学率高达80%,这种现象令人担忧。此外,我们的教育科目应当向更适应生产的方向调整。在适当的情况下,政府也可以修改贸易法,给国内制造业适度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