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RSS | 手机版 | 繁體中文

南非华人网  
 
 

首页

南非新闻 南非财经 华人新闻 南非概况 南非签证 南非见闻 南非旅游 非洲新闻 南非留学 南非视频 生活资讯

便民

南非商机 国内新闻 新闻中心 房屋店铺 网上商城 同城生活 求职招聘 华人聚会 便民告示 华人论坛 汇率报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华人新闻 > 中南交流

专访南非国家行政学院院长:“一带一路”推动全球南方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11-01 21:06:14  来源:新京报  作者:

“‘一带一路’帮助解决了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也即发展问题。”南非国家行政学院院长布萨尼·恩卡韦尼近日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一带一路”未来将继续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10月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主办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就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俄罗斯、南非、匈牙利、斯里兰卡等国家的学者参加会议,围绕共建“一带一路”的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展开研讨。

恩卡韦尼在研讨会上阐述了他对于“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互联互通、推动发展与和平这一议题的看法。他重点强调了“一带一路”在加速全球南方国家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的是和平发展的范式,期待全球南方国家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恩卡韦尼在会后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专访。他表示,发展问题对于全球南方国家非常重要,因为国家发展了才能减少冲突、带来稳定与和平,且这种发展必须是包容性的、生态友好的、和平的。他指出,“一带一路”有利于推进中非“梦联通”、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同时增加全球南方在全球事务中的话语权。

10月28日,南非国家行政学院院长布萨尼·恩卡韦尼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主办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就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演讲。主办方供图

“一带一路”受全球南方国家好评

新京报: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你认为“一带一路”过去10年给非洲带去了什么?非洲人总体上怎么看待这个倡议?

恩卡韦尼:“一带一路”是一个受到非洲热情欢迎的重要倡议,它帮助解决了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也即发展问题。

发展问题非常重要。因为要发展,需要强大的合作伙伴,他们可以提供专业知识支持,也可以提供更多的资源、更多的融资、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技术转让。最重要的是,“一带一路”帮助许多非洲国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这对于开放贸易走廊、推动货物和人员流动非常重要。总的来说,“一带一路”受到许多全球南方国家的好评。

新京报:进入新的10年,你认为中国和非洲的“一带一路”合作应该重点聚焦哪些方面?

恩卡韦尼:这一点从今年8月发布的中非领导人对话会联合声明就可以看到。这项声明提出了“一带一路”在非洲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优先事项包括公路、铁路、交通和能源等基础设施,也包括技术转让和技能发展等。它还提出支持非洲能源转型,以及使用新科技如人工智能,帮助发展非洲大陆的经济。

此外,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它谈到了在教育和扶贫领域的努力方向,未来将借鉴中国通过发展解决贫困的经验,推动非洲减贫发展。所以说,“一带一路”和非洲自贸区之间有很好的合作前景和机遇,也有更多互动的可能。

新京报:非洲实际上处于气候变化的最前线,许多地区受到了洪水、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未来绿色发展会是一个焦点吗?

恩卡韦尼:是的,这是非洲未来发展的一个预测方向,也可以说是绿色转型。绿色发展并不是要停止使用非洲的自然资源,而是用更环保的方式使用一些自然资源,譬如中国用于碳捕集的清洁煤炭技术等。这也是为什么我一再强调,投资研发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以生态友好的方式促进发展。

新京报:南非是最早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非洲国家,也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你对于中国和南非的未来合作有哪些期待?

恩卡韦尼:如果大家看一看“一带一路”、中非合作论坛、金砖峰会以及非盟《2063年议程》的相关文件和声明,就能发现,这些机制体现出非洲国家和金砖国家、“一带一路”参与共建国家寻求达成的目标其实是一致的。

所以,南非的国家发展计划和这些机制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建设基础设施、投资绿色技术、推进能源转型、培养技能特别是年轻人的技能,为年轻人创造机会、投资职业教育、改善贸易等。根据我对《2063年议程》的理解,这些是所有非洲国家共同的核心目标。

10月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主办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就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主办方供图

全球南方必须以发展为重点

新京报:所以“一带一路”也可以说是中国和南非、中国和非洲的“梦联通”?

恩卡韦尼:是的,非洲和中国在今年8月的约翰内斯堡声明中其实就提出了中非共同的“梦想”,非洲国家元首和中国国家主席就未来需要采取的行动达成了一致,我们也正在朝着共同的方向前进。

他们提出一个共同的观点,那就是我们这些全球南方国家必须以发展为重点,且这种发展必须是包容性的、生态友好的、和平的,是一种不让任何人掉队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重视发展青年人的技能,重视职业教育,注重发展企业,从而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当然,继续发展电力、水资源、道路、铁路、燃料管道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必要的,从而推动工业增加、增加自由贸易、加强人员往来。

新京报:这和习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一致的。

恩卡韦尼:确实。因为只有实现了包容性的发展,人类才能拥有共同的未来。就像在非洲,我们说的是不让任何人掉队,我们要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实现包容性的发展。

目前的世界有两种发展范式,一种强制范式,即用武力和其他方面的权力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另一种则是合作范式,通过理念动员各国构建一个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走的就是第二种范式,它考虑的是连通性、拥抱多元性,可以说是对全球南方发展模式有程碑式的影响。

全球南方国家期待高质量的发展和增长,而这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个标志。我们期待“一带一路”进一步深化中非命运共同体。

新京报:目前全球面临着很多危机和挑战,包括地区冲突、气候危机等。你认为“一带一路”、金砖合作机制等是否可以为这些全球挑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恩卡韦尼:我认为这些机制可以为全球挑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因为这些机制注重的是发展。就像金砖合作机制的主要议程就是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推进国家现代化等,“一带一路”也关注这些议程。他们并不关注霸权议程。而通过发展,我们可以解决当前面临的许多挑战。

必须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新京报:非洲一些地区仍不时爆发冲突,尤其是东非地区。你在演讲中提到“一带一路”可以带来和平,那么中非“一带一路”合作如何有助于促进非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恩卡韦尼:我对历史的理解告诉我,一心聚焦发展的国家并不容易陷入冲突,而是当国家停滞不前、内部矛盾加剧之时,最终才会爆发冲突。

在发展过程中的国家往往是稳定与和平的,因为整个国家的精力、各方面资源都投入到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福祉之上。那些缺少发展机会、无法进一步发展的国家发生冲突的风险则比较大。因此,维护和平与稳定的最佳方式是推动经济增长、增加投资,让所有人都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成果。也就是非洲强调的,不让任何人掉队。

因此,非盟《2063年议程》也好,“一带一路”也好,都聚焦于发展,包括发展基础设施、发展教育、推进工业化、加强人力资本发展等。事实上,我自己关于“一带一路”的理解是,如果“一带一路”进一步取得成功,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会陷入封闭的困境之中。

新京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今年7月访问南非期间曾提出,全球南方国家应在新一轮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扩大话语权。你认为中国和南非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恩卡韦尼:全球治理体系的不平等,体现在各国的经济表现上。因此,全球治理体系与全球北方和全球南方之间的经济增长水平存在着某种关联。不管是非盟《2063年议程》还是中非合作论坛等,都谈到了全球南方国家加速发展的重要性。

只有国家发展了,才能推动改革。因为目前的(全球事务)决策者是强大而富有的国家,贫穷国家基本没有话语权。但通过提高增长水平,可以增加全球南方在全球的分量、加大我们的话语权。

我国总统在多个场合都提到了对全球治理体系的思考,为什么必须对其进行变革,以及在变革中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实际上,国际社会这种南北不平衡的问题,也影响到了南方国家的经济发展。

所以,我们必须对全球治理体系进行改革,加大全球南方的话语权。如果不推进这一改革,冲突和不稳定将延长,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也会受到阻碍。因为我们都知道,全球南方不搞侵略或军事干预,而是通过优先发展、在看到不平等和不公正时发出声音,通过全球南方国家的承诺和团结来维护自己的地位。

我认为中国正处在第三次开放中,正在成为一个具有实力的、全球事务当中的参与者,或者说成为南南合作的锚定国。“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中国提出的标志性项目,将推动全球南方高质量的发展。

新京报记者 谢莲

编辑 张磊 校对 刘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南非智库发布研究成果认为——金砖国家已成南南合作强劲引擎
 
下一篇:南非举办武术锦标赛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更新 换一个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南非经济增长面临挑战
南非经济增长面临挑战
驻德班总领馆举行春节招待会
驻德班总领馆举行春节
《25载正青春——中南友好合作纪实》纪录片在线观看
《25载正青春——中南
过去十年南非谋杀案大幅上升 四省成“重灾区”
过去十年南非谋杀案大
 
栏目更新

 

  • 今日排行
  • 本周
  • 本月
  • 本周热评
  • 本月
  • 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