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南非大选田弘毅(右)采访南非群众
【演讲稿】在非洲做大国崛起的忠实记录者
大家好,我是一名战斗在非洲新闻采访第一线的新华社记者。今天我要讲述的是一个新华社驻外记者的故事,也是我那些非洲朋友们的故事。
我的驻地在非洲大陆的最南端,以出产黄金和钻石闻名于世,它的名字叫做南非。南非的近代史就是一部西方大国的殖民史构成的,500年风风雨雨,你方唱罢我方登场。
当我走进这座以失落的大陆亚特兰蒂斯命名,命运却迥然不同的小城。穿着工作服走在上班路上的南非兄弟们对我投来了友善的目光,热情洋溢地打起了招呼,用生涩的中文对我说“你好!”。我用以一句生涩却又满含欣喜的祖鲁语作为回应,然后就是非洲特色的握手和撞胸礼,每个人的笑容都是那么真诚、真实。他们用最简单的中文表达了对中国兄弟的敬意,是中国人带来了让这座沉寂小城又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原动力,托举着亚特兰蒂斯重回海面之上。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西方国家撤走了大部分投资,使这座坐落在开普敦市郊,抬头就能远眺桌山的小城陷入沉寂。突如其来的大量失业,难以治理的工业污染,迅速蔓延的毒品,居高不下的艾滋病发病率迅速把这座小城拖入了贫困的深渊。
2014年海信集团在中非发展基金的支持下,在亚特兰蒂斯建设海信在非洲的最大厂区,同时吸引配套企业入驻。重新获得工作机会的南非兄弟同中国企业携起手来迅速改变亚特兰蒂斯的社会风貌。同时积极与毒品做斗争,为了禁绝厂区内的带毒作业,中非方的管理者都收到过贩毒集团邮寄的子弹。非方负责人不堪压力而离职,而中方负责人却坚持了下来。海信还同社区合作支持当地艾滋病孤儿的保育工作,同时开办专门招收残疾人的工厂,生产和组装部分配件,让他们自食其力回归社会。
窥一斑而知全貌,中国对非洲之“其真”、“其实”、“其亲”、“其诚”,驻非四年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亲历其中的非洲兄弟最有发言权,当他们听到那些别有用心的新殖民主义论调便会主动起来反驳。
我与David Moyaye相识于一次国际交流会议,他是一名约翰内斯堡国际关系学院的教授,深厚的抬头纹,略微下垂的眼角,很多朋友也把他叫做“曼德拉先生”。初次相识交换名片之后他就抛给了我一个尖锐的问题:“你觉得中国在非洲是在实践新殖民主义吗?”我提高了音调回答:“Absolutely not!”一番唇枪舌战之后我们成为了朋友,他爱上了中国的火锅,不时地跟我要不辣的火锅底料。他经常把西方媒体批判中国的文章发给我,我总是能轻描淡写地反驳他。渐渐的他推送给我的文章变成了“中非合作取得了新成果”“中国又发射了嫦娥二号”等,他还关注了我们的社交媒体账户China Xinhua News。他也不再轻信那些攻击中国在非洲推行新殖民主义的文章。
真正的改变来源于一次中国之行。新华社在北京主办的中非媒体峰会非洲论坛,“曼德拉先生”参会归来,请我去他家烧烤,给我展示了他给老婆带回来的丝绸、手机、皮包还有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中国的发展速度和发达程度令他羡慕,特别是中国高科技的发展让他始料未及。
做一名大国崛起的忠实记录者!我深深地热爱着我的工作,热爱着我的朋友,四年时光弹指一挥间,风正好,路正宽,抬望眼,向前方!
(新华社约翰内斯堡分社记者。参与了2019年南非大选系列报道,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报道,以及大型纪录片《与非洲同行》《金砖之光》的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