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特在成都ibox基地日常训练BMX技巧。
马特
马特炫技。
马特在朋友圈晒拍到的美食。
训练中的马特。
马特在朋友圈更新自己的摄影作品。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晨 秦怡 摄影 雷远东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虽然来成都才一年半的时间,23岁的南非小伙马特却像是一个老资格的蓉漂。尽管中文还不太利索,他却能在普通话、四川话和川普交织的语言环境中游刃有余。淘宝、微信和饿了么也是他的掌中宝,收快递、叫外卖毫不含糊。偶尔还要逛几圈菜市场,在一群大爷大妈们中“挑三拣四”。
正儿八经介绍起来,他是一名“吃香”的外语教师,受聘于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和成都的青少年们打着交道。但在严肃的课堂外,他回归了自己的少年本色,骑着小轮车,和自己的BMX(自行车越野)队友们,混迹在成都大小运动基地,享受着极限挑战带来的刺激。
马特说,成都已经成为了他长久的根据地,因为在这里有太多可以期许的可能。
人生A面 老师
椒盐普通话学徒 “抵拢倒拐”算是明白了
时间拉回到一年半前。从某知名运动饮料公司离职后,马特飞离海天一色的伊丽莎白港阿尔戈阿湾,抵达内陆温润的锦官城。
“Wow”,惊讶是马特踏上这座城市时的第一反应。家乡伊丽莎白港带着一点维多利亚时期风格,城市色彩复古又跳跃,相比之下,成都现代更新鲜。“高楼,地铁,公园……是我想象中的城市。”因为自己出身在南非,4岁又随家人去过印度生活,又辗转到英国一段时间,所以马特心中也不免对这几个地方有了比较。“成都城市建设很快,我都是到了成都才第一次感受了地铁。在英国除了伦敦,其他城市的地下轨道交通都没有这样发达。”
最大的差异应该是天气。“在英国经常阴雨,但成都和南非就比较接近。不过,南非可没有成都安全。”
气候上的冷热感知,在城市“温度”上马特也感受到这里的更多暖意。“这边的人都很热情,不像一些地方大家表面绅士、内心冷漠。”在成都遇上那些好客又八卦的出租车师傅,马特不仅能体验到老司机们拐弯刹车的娴熟,还能与他们在纯正椒盐普通话的交流中学到点本土俚语。
“他们喜欢说‘不晓得’,我最开始完全不晓得‘不晓得’什么意思。”后来在朋友的解释下,马特也渐渐增加了诸如“抵拢倒拐”一类的词汇量,偶尔还能准确运用几个。“这也是我成都生活的一部分吧,一旦你要融入这个环境,首先你就得适应并学习这里的语言。”
除了让自己的中文更加灵光,跟上这个城市的生活节奏也是马特要经历并享受的一部分。“中国的淘宝和支付手段太方便了,朋友已经教会我怎样使用,手机上一点一选就下单成功。”马特称自己最爱的APP还是“饿了么”,每周总有一两次通过它“解锁”附近的川菜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