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南非主流媒体《星报》、《比陀新闻报》、《水星报》、《开普时报》及独立传媒网站刊登陈晓东大使署名文章“中非在现代化道路上携手并进”,全文如下:
2021年1月1日,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标志着非洲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迈出重要一步。2021年也是中国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中国的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勾画出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非洲《2063年议程》和议程第一个十年实施计划描绘出非洲现代化美好愿景。中非在现代化建设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重大成就,双方现代化进程虽处于不同阶段,但都具有相同特征,前景广阔:
首先,中非现代化都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立足于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国情,是面向14亿人的现代化。中国用40年时间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为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2012年底至2019年底,中国连续7年年均减贫1000万人以上,累计减贫9300多万人,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目前,非洲大陆人口超过12亿,预计到2025年,非洲人口将超过中国,如此庞大的人口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将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大事。
第二,中非现代化都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提出来,正是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非洲《2063年议程》的制定采取了由下而上的方法,充分听取非洲大陆人民的呼声,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议程》第一个十年实施计划明确了非洲发展的重点领域及希望实现的成果目标,并特别列出了能有效惠及非洲人民的“旗舰项目”。
第三,中非的现代化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整个现代化建设之中。习主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中国贡献。对非洲而言,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成功举行的第一届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早已在非洲大地播下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种子,非洲《2063年议程》强调在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上打造繁荣的非洲,正是这一理念根深蒂固的体现。
第四,中非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历史,是一部充满了殖民征服和资源掠夺的血腥历史,是以其他国家落后为代价的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现代化道路不同的是,中国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走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人民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非在反帝反殖和推翻种族隔离制度的斗争中并肩战斗,对和平的珍视与追求早已融入血液。《2063年议程》强调实现非洲的和平安全,非洲的现代化之路注定是和平发展道路。
第五,中非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立己立人,达己达人,认为国家之间要真诚互助,平等相待,同舟共济,共同发展,而不是你赢我输的零和博弈。引领非洲现代化之路的乌班图思想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主张人类共享精神,突出合作共赢、尊重差异、公平正义等价值理念。《2063年议程》强调建设公平、民主、尊重人权、正义和法治的非洲,凸显了非洲现代化的精神属性。
中非作为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在奔向现代化的道路上携手并进,风雨同行,一个都不能少。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双方是天然伙伴,具有互补性,随着非洲自由贸易区启动,双方拥有无限合作空间和潜能。目前,已有46个非洲国家和非盟委员会同中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世界经济发展最快国家中6个在非洲,中国对非洲现代化前景和“非洲崛起”充满信心。中方愿将中国的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同非盟《2063年议程》对接,支持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共同打造“健康非洲”、“制造非洲”、“联通非洲”、“丰收非洲”、“数字非洲”、“绿色非洲”、“安全非洲”和“人才非洲”,助力非洲实现互联互通和现代化。中方愿同南方紧密协作,着力支持南非发展成为引领非洲工业化的火车头和支撑现代化的生产基地,共同推动中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加富有成果,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