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新移民如何克服求学难?
华人新移民来到异国他乡,辛苦打拼,往往难以兼顾子女的学业。而近年来,一些青少年华人新移民到国外求学,也面临异国求学环境的不同、家庭经济困难等挑战,以致出现了一些辍学的情况。让新移民子女和青少年新移民更好地融入新的学习环境,保证学业有成,需要更好的家校配合,也需要社会层面更好的制度设计。
心理辅导老师在教导家长如何确保孩子拿到高中文凭 (美国《世界日报》 朱泽人摄)
逃学打工 并非普遍
华人新移民初到美国,面临多种困难,子女的教育便是其中之一。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由于纽约华人餐馆与零售店大量招募年轻店员,不少新移民华人学生辍学问题更严重。
据法拉盛江邦高中双语心理辅导老师赵红芳介绍,有华人学生日夜都在网吧,跟店家熟了竟帮忙晚间看店,被父母问怎么有钱花,就谎称下课打工。
有华人学生跟父母相处不好,17岁便搬出去住,为赚生活费夜班看店。尤其法拉盛新开中餐馆老板都找年轻又懂英文的店员,吸引了大量辍学学生。校方表示,要去餐馆把这些学生带回来。
然而,缺乏文凭只会为新移民往后在美国讨生活带来更多困难。报道指出,纽约市2015年调查显示,无高中文凭者年薪只有21121美元,有高中文凭31038美元,有学士文凭约6万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华人新移民出现逃学打工甚至辍学的情况,但这并非常态。
美国美东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主席梁冠军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每个学校都有部分学生因某种原因逃学或缀学,“法拉盛地区就那么大,就业机会还是有限的,我们只能说在整个纽约新移民中存在这种现象,但报道中的‘大量’有多大,值得商榷。”
即便如此,华人新移民适应困难的情况仍需要引起关注。
管教疏漏 适应困难
不同于在美国本土出生成长的“华裔”,初长成后来到美国的华人新移民打工逃学的背后,是家庭无力管教、环境适应困难的无奈。
“这是个老问题了,在美国东西部的大城市都存在,挺难解决的。”华人律师孙澜涛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介绍,在美华人往往选择学区送孩子上学。上述现象都发生在不好的学区。在那里,家长为生存所迫,每天辛苦工作有时达12小时之久,无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孩子本身英文又不过关,受到了双语压力,所以才会灰心丧气,不愿意学习。
而对于新移民学生来说,家庭经济的困顿也是逃学打工的一大诱因。“如今在美国,餐馆招人不太好招,因此,薪水都比较高。”梁冠军介绍,法拉盛餐馆的月薪大约2800美元,因此,吸引了读书读不下去的学生,也有个别家庭经济困难,需要孩子去赚钱的情况。
美国社会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也与中国大不相同。
孙澜涛介绍,美国宪法及各州的宪法均规定,任何适龄儿童到18岁之前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不管他们自己或父母有没有移民身份。就是说,即使是非法移民的子女,只要是适龄儿童,不管他们住在哪里,公校必须接受他们,不得以英文不好,考试成绩不够为理由拒绝他们上学。但在执行层面,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令保证移民子女入学率的效果大打折扣。
“美国文化和中国全民重视教育的文化不同,普通公校往往基础教育较差。教育部门提倡的心理辅导和双语引领,由于缺乏人力资源,根本不能到位”。孙澜涛介绍。
家庭管教的疏忽,社会环境的差异,给家校沟通带来不畅,最终导致了在新移民子女学业管理配合上的低效。“华裔移民华人新移民,生存都是问题,语言又不通,不知该如何下手。”孙澜涛表示,父母与学校的老师谈话沟通信息严重不畅,降低了学校与家长配合的效力。
多方配合 共促学业
如何帮助华人新移民更好地融入新的学习环境,保证他们的入学率?专家表示,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有效协作。
一方面,新移民家庭需要更主动积极地融入新的求学环境。美国华商总会顾问蔡文耀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孩子们需要走出舒适区,向本地学生多请教,家长也可利用好社区资源,与其他曾经历过困难阶段的移民家长多交流,而非固步自封。”
同时,家校也需要更好地配合,在心理上安抚子女,在制度上更有效地防止想要逃课打工的学生钻漏洞。
赵红芳在接受《世界日报》采访时说,父母可主动向校方提供联络方式,学会上网查出勤纪录与成绩。若家长放任孩子完全不管,校方可举报,要求儿童服务管理局介入调查。
另一方面,社会也能在推动华裔新移民子女求学的工作中做出努力。
“短时间内,解决青少年华人新移民上学问题,这还是个奢侈品。”孙澜涛律师表示,尽管如此,但从立法层面上看,随着华人从政的比例越来越高,该现象将会引起政界的重视,教育部门也会加强对这一群体的投入、对双语教师的培训等,而随着相应教育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增多,目前的状况也许会逐步得到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