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6月19日电 题:外交儒将吴建民辞世,他的一生就是外交的一生
经多方证实,6月18日早,中国前驻法大使、外交学院前院长吴建民在武汉因车祸不幸去世。
提起中国外交,他是不得不说的一个人物
吴建民,1939年生于重庆,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65年到1971年,曾为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中国领导人担任法语翻译。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吴建民跻身常驻联合国的第一批工作人员之列。
四十多年的外交生涯中,他历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及发言人,中国驻法国大使,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等职。
值得一提的是,在其1998年至2003年担任驻法大使的六年里,吴建民通过促成“中法两国领导人互访彼此的故乡、开展‘中法文化年’活动、中法互设文化中心”这三件大事,在法国上上下下和华侨界均聚集起极好的“人气”。
2003年6月底,吴建民离任前夕,法国总统希拉克向他颁授了“法国荣誉勋位团大骑士勋章”。这一荣誉勋位,是仅次于法国总统授予外国元首的十字勋章的全法最高表彰奖,授予一位离任大使,是破天荒第一次。
2003年12月,他又当选为国际展览局主席,这是第一位中国人、第一位亚洲人、第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士担任这一重要职务。
……
他是周恩来口中“精干的人”,也是陈毅点中的“将才”,在《吴建民谈外交》中,他曾回顾半个世纪外交风雨路,他感慨道,经过多年的外交生活,自己逐步形成了这样的人生哲学,“一个人来到世界上,就是要做点事,实现人生的价值”。他也说,“外交就是要为国家争取朋友。”
各界悼念
法国驻华使馆悼念吴建民:法兰西人民失去了一位知晓法国并为法中关系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朋友。
解放军报悼念吴建民称,中国需要不同的声音,逝者安息。
主持人白岩松发文悼念吴建民先生,他与吴大使是忘年交,特找出2009年为他的书作的序《站在沟通的桥上》以此悼念:
“同样一个吴建民,在我心中却有三个角色,一是代表中国与世界沟通的吴建民,二是用知识、责任与公众沟通的吴建民,三是用心以及儒雅与人沟通的吴建民。”
对于中国外交,他曾说过这些话……
中国国际地位达到百年来最高
“回顾过去一百多年的历史,大概今天中国的地位,可能是最高的。过去一百多年里面,很长的时间,中国在世界舞台的边缘,你在世界舞台的边缘,谈不上什么大国外交,距离中心很远,你讲什么人们根本不在乎,但是今天,中国接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
我们不要一听到外国人批评就火冒三丈
“所谓中国的形象,应当是一个真实的中国给外界的印象。今天的中国成就斐然,也面临很多困难,但总体来看,在不断进步;中华民族有很多优点,也有不少毛病,但总体来看,素质在提高。让世界看到这两个方面就比较全面了。所以,我们不要一听到外国人批评,就火冒三丈。别人说得对,我就改;别人说得不对,也不必过于介意。
我们应当相信,世界上好人居多,多数人是客观公正的。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让世界认识到,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正在进步的中国、和平的中国、讲道理的中国。这样一个形象,对我们自己,对世界都是大有好处的。”
外交官不能乱发脾气
“成熟的外交官通常都有一个平和的心态,这种平和来自客观,而客观来自自信。大庭广众之下,我没发过脾气,因为我认为,多数人更容易接受娓娓动听地讲道理这种方式。”
大外交需摆脱弱国心态
“国家和人一样,总是生活在惯性之中。中国是一个大国,但我们长期是一个弱国。长期弱国的状态使我们形成一种弱国心态和惯性思维。弱国心态最大的特点就是缺乏自信。不自信,对于别人的评论就十分介意。不自信,总怕人家瞧不起,总愿意对人家说我这个好、那个好,生怕人家看不到。这种心态和惯性思维,与来到世界舞台中心的大国地位是不相称的。弱国心态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言行。克服弱国心态,需要时间,更需要自觉。”(来源:中国侨网官方微信,编辑:张芸芸,ID:qiaowangzhongguo)
|